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蜈支洲岛培育万亩“海洋牧场”

2019-06-15 03:13: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19范长江行动海南行”香港传媒学子登上蜈支洲岛,了解“海洋牧场”建设情况 大公报实习记者刘翰林摄

  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是海南岛周围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和丰富植被的小岛,也是知名旅遊目的地。但少为遊客所知的是,这裏也是中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2019范长江行动海南行”香港传媒学子近日登上蜈支洲岛,了解到近年来蜈支洲岛通过培育人工鱼礁提高鱼群生态环境,并从衣食住行一条龙完善旅遊服务设施。未来,蜈支洲岛还将在现有的规模上建设万亩海洋牧场,推动“海洋生态恢复与旅遊业发展相融合”的发展新模式。\  大公报实习记者 李芷菁、陈明睿、李寅舟三亚报道

  与陆地上的草原牧场放牧牛羊类似,海洋牧场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劃的海上放养与捕获,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建设适应海洋生物人工繁衍生息的场所,来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热带海洋牧场的建设能够起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恢复渔业资源的作用,并通过发展海钓和海底潜水观光、餐饮住宿等,为海岛旅遊区带来经济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蜈支洲岛海洋部副经理王丰国介绍,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以公益性、经济性两方面发展。政府以保育为目的将珊瑚集中投放於岛的东南面,而旅遊区公司则以旅遊观光为目的投放在西面。在政府的支持与海南大学专家的指导下,蜈支洲岛自2011年起投放人工鱼礁建设中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

  铺设光纤监测生物圈变化

  2017年7月,蜈支洲岛开始在海洋牧场铺设光纤和水下监控设备,以便更好检测人工鱼礁变化,分析海域生态变化。如今,周边的千亩海域内现有各类水泥鱼礁1578个,23700空立方,船型礁19艘,11760空立方,形成了珊瑚、鱼虾贝、藻类等海洋生物圈。

  在修复生态的基础上,蜈支洲岛致力於将海洋牧场与渔业增殖、休閒观光、深度旅遊、科研推广等产业融合起来,打造循环经济。蜈支洲岛如今正计劃在现有的规模基础上建设万亩海洋牧场,推动“海洋生态恢复与旅遊业发展相融合”的发展新模式。

  搭乘环岛电瓶车沿着蜿蜒的海岸线缓缓前进,蜈支洲岛的海在阳光下更加蔚蓝梦幻。提高海洋生态资源后,岛上建设了酒店、购物区、餐厅、交通设施等硬件配套,互动式遊乐项目亦多种多样。除了基本的环岛电瓶车及浮潜深潜等活动之外,岛上有超过20余项水上活动、24小时娱乐、海底摄影大赛等项目,完整丰富的旅遊配套,吸引遊客前往。

  因地制宜善用太阳发电

  岛上天蓝色的路灯随处可见,王丰国用手轻拍身后的路灯杆说道:“岛上供电主要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利用岛上充足的太阳能作为能源,提供路灯之类轻量电器的需求;另一个是通过海底电缆为酒店等用电需求大的设施提供电力。”

  由於小岛位置靠近赤道,一年四季阳光直射充足、日照时间长,为岛上提供了稳定的电力资源。顺应蜈支洲岛建设环保的大方向,岛上的电灯从建岛之初便考虑太阳能的应用,经过实地实验和改进,现已可满足全岛的路灯需求。

  太阳能和风能均是岛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但是实际应用还需因地制宜。王丰国又提到,开发时也考虑使用风力发电,不过由於海水腐蚀性很强,机器经常需要维修或者更换,对人力物力的消耗反而比节省的电费还高,就暂停使用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