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一带一路”传儒学 曲阜孔庙研学旺\大公报实习记者李飞飞、刘艺瑜、聂杨铮、张凤菲曲阜报道

2019-07-25 03:24: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传媒学生在曲阜孔庙内採访俄罗斯研学团成员 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暑假期间,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迎来了“研学遊”高峰期,众多中外遊客、学子们前来拜孔子、穿汉服、背《论语》、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学製香,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18日,范长江行动山东行採访团踏足曲阜孔庙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激发起各地人民对儒家文化等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情,学子们採访了来自不同地区的研学团学生,聆听他们的遊览感悟。首次参观孔庙的港生周世储告诉大公报,香港学生应该多到内地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应该大力弘扬和传承。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曲阜吸引了众多来自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遊客前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活动。

  港青应多感受国粹

  正值炎炎暑月,孔庙内人流湧湧,学子们留意到,一群外国女生坐在树荫下相谈甚欢。据了解,她们来自俄罗斯,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中国研学团。其中一位女生Nastya向学子们分享了她自己取的中文名字──顾茵娜。她表示,自己首次来曲阜,很喜欢此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孔庙的特色建筑。

  她旁边另一位俄罗斯女生李娜用流利的普通话说道,她很喜欢学习中文,在俄罗斯已学习中文五、六年。“因为我爸爸也很喜欢中华文化,所以我也受他的影响,努力学习中文。”她说,“我的中文现在还不是很好,我会继续学习。”

  行走在孔庙,一群儒生打扮的学子吸引了学子们的注意。其中包括来自香港的周世储,一袭蓝色素衣的他参加由新界青年联会举办的研学团。他告诉学子们,自己是首次踏足孔庙,“这裏的历史文化非常深厚,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这裏能看到一些皇帝的墨宝。”

  採访中,周世储建议香港学生应该多到内地走走看看,了解丰富的文化遗产,亲身感受国家的飞速发展。“儒家的文化对现代中国依旧影响颇深,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也是根深蒂固。但在习俗上,有部分已经式微。”他表示,中国的文化传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儘管部分习俗已显得不合时宜,但更多的人文价值值得大力提倡,例如仁、义、礼、智、信等观念。

  中华文化具跨民族魅力

  前来曲阜的海外及港澳台遊客、学生逐年增加显示了中华文化跨越国度和民族的魅力。山东省金牌导遊刘晓娜介绍:“山东研学项目十分丰富,学子有机会体验拜师礼、体验穿汉服、穿竹简等传统文化项目。”

  来到曲阜,遊客可以体验传统六艺,儒家文化气息随处可闻。曲阜市委宣传部新闻办负责人梅花介绍,曲阜的遊客量每年都在增长,去年的遊客数量达到600万人次。除了让遊客深度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外,梅花表示,希望儒学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目前,我们正在通过讲座、活动等各种形式,讲述身边的故事来实现‘百姓儒学’,向市民传扬“孝道”等儒家传统文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