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在深召开\大公报记者李望贤摄
【大公报讯】记者李望贤深圳报道: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深圳大学主办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会议暨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日前在深圳召开。这是中国内地举办的最高规格国际比较文学大会,来自全球21个国家或地区的37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其中包括15位欧洲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以及20位长江学者。
高峰论坛围绕“世界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的兴起”等重要论题进行思想碰撞,呈现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新成果,探讨国际比较文学的发展与未来。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张隆溪发表欢迎致辞时,高度评价深圳的改革发展成果,特别强调比较文学在消除文化隔阂和化解狭隘民族主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院长刘洪一致辞表示,当前人类应对超级智能隐忧、生态资源危机、单边主义等各种挑战上,比较文学应能超越文学文本的规限,聚焦人类困境,集合人类智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演进中肩负起更伟大的使命。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也将体现在因其特殊的城市品格而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和潜能的发挥。
他还发表主旨演讲《文明通鉴与普惠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路径》。他从“文明通鉴与普惠文明”的角度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