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北斗海上WiFi 渔船即捕即卖

2019-09-08 04:24: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上,“5G+港口”和“5G+海关”成热点关注\受访者供图

  “供应带鱼12000斤;单价3.5元/斤;交易地点:广西北海市……”类似供应或求购海鲜的信息在“海上鲜”APP上每隔一小时就有十几条更新。据创始人叶宁介绍,“海上鲜”基於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互联网平台技术,自主研发了“海上WiFi”终端和线上海鲜交易平台,把买家直接对接到出海的渔船上,连接捕捞销售全过程,降低买卖双方的贸易成本和时间成本,为渔民增收。目前已在海南、广西、广东等30多个地区3万余艘船上覆盖了“海上WiFi”通信终端设备,平台累计交易额超150亿元(折合港币约165亿)。/大公报记者 王莉宁波报道

  偶然的机会让留学德国学习传感与自动化技术的叶宁关注到了渔民出海失联的问题。每年捕鱼季,渔民出海作业最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多则半年,茫茫大海上没有网络信号,手机就成了摆设。海事卫星电话是渔民与外界联繫的唯一方式,但由於服务费用极其昂贵,一般渔民根本不捨得用。

  於是叶宁看到了商机,也想到日渐民用的北斗卫星系统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他说:“目前,中国北斗卫星系统民用化已比较普及,很多手机都装有北斗的模块,也有现成的芯片和模块可以採购,所以做应用就比较方便。”2015年他开始组建团队,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出发,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卫星网络和互联网的搭建和互通,成功研发“海上WiFi”终端设备。

  在研发“海上WiFi”过程中,叶宁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中国拥有大小捕捞船隻100多万艘,每年的市场容量超过6000亿,而传统海鲜行业存在交易模式落后、中间环节多、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等弊端,同时海事卫星提供的宽带服务又极其昂贵,因此,迫切需要借助“互联网+”的模式加以改变。

  卸货装箱运输 全程可溯源

  在“海上WiFi”的基础上他再次创新,推出“海上鲜”APP,出海渔民不仅可以通过APP查看天气预报,获取新闻资讯等,还可以即时的把捕捞信息发送到交易平台,买家也可随时查阅码头即将到港的鱼货信息并在线购买。线上B2B(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把买家直接对接到出海的渔船上,连接捕捞、销售全过程,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为渔民增收。

  同时,通过北斗定位授时技术,採集渔船捕捞位置和时间信息,结合卸货照片、小视频等,实现海产品从捕捞、进港卸货、装箱、运输等全程可溯源,确保消费者买到放心的海鲜。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渔船回港发布的供求信息、往年交易情况,利用数据模型分析,预测未来海鲜价格走势,帮助供需双方做出最优决策。

  舟山港续探5G应用场景

  近期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上,“5G+智慧港口”与“5G+智慧海关”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据介绍,舟山港今年4月成功实现5G+龙门吊远程控制、高清视频回传等创新试用,是全国首次在5G现网环境下对智慧港口应用的深入探索。

  一列装满集装箱的火车驶入宁波北仑二期码头海铁联运场站,海关关员王磊点击鼠标选中一个集装箱,辅助摄像头即刻自动对焦目标,调取系统数据库中该集装箱的来源地、目的地、报关单号、所载货物情况等监管数据,同时在码头泊位停靠的船舶,船名、船舶类型、全球航行轨迹等信息都以AR方式实时显示,这就是宁波海关“5G+AR全景监控”的应用场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