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微言Net语/App有言在先 用户无隐忧/俞 昼

2019-09-08 04:24: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网约车、叫外卖、开导航……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手机App带来的便利。同时,你的头像、位置、通讯录、电子邮箱,甚至身份证号码、银行帐户都“裸奔”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中。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不少智能终端行业普遍存在App“一揽子授权,不授权不给用”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普通用户除了忧虑还能做什麼?难道要将手机裏的可疑App全部卸载?这显然不太现实。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科技运用不能背离法制和道德。如果社会忽视个人信息搜集与隐私保护等问题,容许App野蛮生长,最终受损的不仅是个人,甚至会波及整个商业形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笔者认为,作为App开发方,要强化自律意识,不能摒弃商业伦理和诚信原则;作为用户,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安装App时要留意隐私条款内容,不能盲目下载安装;但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App开发的监管,对其违法违规行为坚决说“不”。

  当然,这并不是将所有信息授权“一竿子打死”,而是如《App基本规範草案》一样明确每类App可收集到的最少信息及使用要求。唯有App收集信息时做到“有言在先”,用户使用时方能无“后顾之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