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70年接力攻关 铸就科技强国

2019-09-10 04:24: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建国七十年,中国在世界交通运输史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模式”。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四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资料图片

  砥砺奋进70年,科技实力的强势崛起成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重回国际舞台中央的重要助力。70年间,中国科技工作者所拥有的条件和面对的环境不断变迁。然而,一代代中国科技人那种忘我拚搏、勇克难关的精神与品质却始终未变,也正是这种内在的“不变”才铸就了中国科技力量的“巨变”。大公报选取“两弹元勳”邓稼先和“世界工程奇迹”港珠澳大桥岛遂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的故事并通过他们的视角透视70年来中国的“变”与“不变”。\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1960年春天的一个子夜,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主任的办公室依然光晕闪动,36岁的邓稼先正推算一个关键参数。这个参数直接关係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能否研製成功。时光指针向后快进55年。2015年3月26日凌晨6点,林鸣下达了安装海底沉管E15的命令。直至当天夜幕降临,林鸣始终紧盯总控台,并等待着各个方面送来的监测数据。毕竟E15此前已经历两次安装失利,这节8吨重的海底巨无霸关係着整座港珠澳大桥的成败。

  中国智慧解决世界难题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係宣告破裂,新中国工业从零起步。邓稼先所从事的是国家最尖端的国防科研工作。然而,当邓稼先於1958年8月被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院址。

  “最开始九院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大片高粱地。”邓稼先的家人后来忆述说,那时候九院根本没有房子,只是将北京城郊的一块地方劃出来作为日后的院址,叫做三号院。“那时候邓稼先和他的团队完全是白手起家,还要亲自砍高粱、挑土、平地、修路、抹灰、砌墙。”建国初期,中国科技工作者面对的困难超乎想像。当年邓稼先为团队内近百名大学生授课时,学生们手裏的核心教材《超音速流和衝击波》甚至只有一本。

  70年不懈奋进,中国早已加速迈向世界科技强 国行列。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整平船“津平一号”可以将海底石块平整到误差不超4厘米,运载重量超过2800吨、共有896个轮子的联动液压车只需一个人轻鬆遥控……可以说,在自身装备上,林鸣团队与邓稼先时代已是天地之别。从外部环境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面临的是孤立无援的国际环境与一穷二白的国家底子。而建造港珠澳大桥时,按林鸣的话说,“我们用的是中国智慧和世界资源。”

  攻坚克难 实现零突破

  两代工程师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勇气如薪火一般,绵绵相传。邓稼先要在“无外援”的情况下实现中国核武器“零的突破”,林鸣则要在“无先例”的情况下搭建粤港澳三地“新的通途”,同属创举,其艰同巨。

  据《邓稼先传》记叙,上世纪70年代末,因受到时代动乱的扰乱,中国曾出现一次核试验事故。当时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地上,随后不仅蘑菇云没有出现,核弹也踪迹不见。面对困局,年逾五旬的邓稼先不顾重重劝阻,立即决定亲自去寻找。最终在茫茫戈壁的危险区,邓稼先凭藉锐利的目光锁定了碎弹。为了第一时间弄清事故的原因和影响,邓稼先用双手捧起碎弹片,仔细观察起来,并迅速确定情况可控。这一次邓稼先受到了放射性钸239的辐射。普通人并不知晓,仅1克钸就可以毒死100万隻鸽子,而这种辐射物在人体内的半衰期长达200年。

  与两弹元勳一样,林鸣在造桥过程中也始终承受着高强度的身心磨砺。在建造港珠澳大桥之前,中国工程师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可以借鉴,与此同时大桥建设又面临着极短周期的约束条件,此外大桥还要经得起120年的时间考验。林鸣作为一位造桥工程师,他需要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高难度技术问题。事后统计显示,造桥期间,林鸣团队先后研究了100多个专题,完成註册专利500多项,创新技术达数十个之多。

  今天,人们可以畅想,中国科技工作者将在未来带给世界更多的惊艳之作,也将不断突破自己曾经最大胆的想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