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潜心习西域文化 解决学术痛点

2019-09-16 04:24: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郑炳林在德国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与外国学者交流

  “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谈到‘敦煌学研究要关注西北少数民族研究,要关注西域历史研究’,总书记指出的,正是敦煌文献学研究的痛点、要点。”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说。

  敦煌文献上迄东晋、下至北宋初,其间历经10多个朝代,保存了多个民族的文字,对中古时代语言学研究有极大贡献。但由於其中保留了大量吐蕃文、回鹘文等胡语文献,部分西域民族文字已断代消失,文字上的障碍为研究造成不小难度。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据郑炳林介绍,研究中先找会的,找不到就自己学,没法学就到当地走,走也要把这个难点拿下。

  2011年,兰州大学召集吐蕃文字方面专家,编写了一套全部以吐蕃文为内容的丛书──《敦煌吐蕃文献选集》,成为研究敦煌吐蕃文献的重要工具书。今年,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邀请了研究突厥文、回鹘文、藏文、梵文的四位专家,共同投入到国家重大课题《北朝到唐民族碑铭整理研究》当中。同一时期,“趁着还能走动的年纪,挖掘更多与敦煌文化相关内容”,63岁、满头白髮的郑炳林沿着草原丝绸之路、回鹘道的路线,前往蒙古高原等高海拔地区,循着先民踪迹,对碑铭等文字载体进行民族文字研究。

  此外,兰州大学还为敦煌文献研究提供平台。自2017年,由兰州大学敦煌学和民族学牵头,将兰州大学全部11个文科专业整合为“敦煌丝路文明和西北民族社会”双一流学科群,同时成立专门研究机构贝叶经研究院,开展西域历史语言文献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开放与合作是兰州大学推进敦煌文化研究走向世界的重要精神。据悉,兰州大学近期将与新疆龟兹研究院联合出版《龟兹石窟壁画集》,预计将成为丝绸之路沿线石窟群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