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多名港人护宝 珍藏捐赠国家

2019-09-18 04:24: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观众在展柜前参观港商名流曹其镛夫妇捐赠的中国古代漆器文物 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江鑫娴北京报道:“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讲述了杨铨、叶义、曹其镛等多位港人将收藏珍品文物捐赠国家的故事。其中,杨铨为祖国文物流失倍感痛心,立志尽毕生之力保护中华文物。1959年至1964年间,他克服种种困难,分8批将其珍藏的5000余件(套)文物运回内地,捐献给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接受的最大规模的文物捐赠。

  杨铨捐赠文物包括陶瓷、铜器、玉石器、漆木竹器、文具等,时代涵盖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大部分文物后劃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

  在抗日战争中以医术仁心闻名香港的叶义,生前多次将自己珍贵的文物与艺术收藏捐归公有。去世前他留下遗嘱,将其珍藏的81件犀角文物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这批犀角文物展现了明清时期雕刻家杰出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是一批极具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文物艺术品。

  展览还展出了香港企业家曹其镛夫妇捐赠的中国古代漆器。此前曹氏夫妇将珍藏的168件(套)中国古代漆器无偿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年代跨度从宋元至明清,数量众多、品质精良。浙江省博物馆因此改善了漆器文物收藏的格局与面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