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智能技术发达的今天,生物信息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个人隐私,直接关乎人们的财产安全。“剪刀手”拍照泄露指纹信息的报道一出,立即引发不小的恐慌,即使有专家释疑,不少网友仍表示“脊背发凉”、“不寒而慄”。这样的说法,既刻画了广大网民已如惊弓之鸟的心态,也体现出人们对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焦虑。
生物识别技术本身是有利民众的,特别是在安防、海关等领域。也恰恰因为人的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所以在使用一些APP时,我们要格外注意保护个人的生物信息。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生物识别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保护生物识别特征,就是保护个人隐私,因为一旦发到了网上,对个人而言,就会完全无法控制。若个人因此而受到侵害,或许会追悔莫及。因此,为了保护自己,就需要严守第一关,在公共场合不要轻易泄露生物识别特征,建立第一道防火墙。
就拿拍照用“剪刀手”这件事来说,你可以用剪刀手,但距离得远一些,或者发到网上之前先用磨皮美白类图像处理软件“磨一磨”,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对於涉及花钱的APP,小金额的可以用人脸或指纹识别,大金额的还需要输入密码,这样虽然繁琐但更保险。
总之,安全无小事,防範首先要靠自己。提高对生物信息的重视程度,在公共场合需要输入生物信息时先看看规章制度,而不是嫌麻烦就选择“同意”,三思而后行準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