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澳门日报:“爱国爱澳”成澳门青少年主流价值观

2019-12-16 16:03:00中新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爱国爱澳”成为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认为,澳门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有赖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未来冀各方继续做好相关工作,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发展。

资料图:9月29日,“澳门各界青年组织活动筹备委员会”在西湾湖广场举行升旗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约300多名青年代表参与。中新社发 钟欣 摄

特区政府逐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澳门特区政府在2000年提出“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应在整个教育领域内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切实的推行”,翌年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公民教育,特别是有关国家民族观念的教育”。2006年制订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明确规定“培养及促进受教育者爱国爱澳、厚德尽善、遵纪守法的品格,尤其应培养其对国家和澳门的责任感”。

随后特区政府陆续制订实施《非高等教育阶段“爱国爱澳”教育实施纲要》、《非高等教育范畴德育政策》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修订《国旗、国徽、国歌及区旗、区徽的悬挂及展示》,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

回归后,特区政府组织编写适应澳门区情、适合澳门青少年的本地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学校日常教学中。特区政府规范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订《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将《品德与公民》和《历史》列入必修科目或内容;颁布《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规定了各科课程讲授内容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均将宪法和基本法内容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

高锦辉表示,该些措施对青年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培养爱国情操等发挥积极作用。

与内地互访交流 增进师生爱国情怀

此外,特区政府通过多个赴内地交流项目,增进师生爱国情怀。这包括广泛与内地学校缔结姊妹学校,至今澳门中小学与内地缔结约240对姊妹学校,在交流互鉴中增强师生对祖国的认识;开展“认识祖国、爱我中华”项目,已资助65000名师生到内地专题研习,“千人计划”方面,至今已有逾3000名青年赴内地学习交流,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意识。

另外,华夏园丁大联欢、港澳教育界国庆访京团等品牌活动,至今已组织约2000名教师、教育界人士参与,增进了澳门教师对内地教育和国情的了解。

高锦辉认为,这些活动通过交流、研习等,让澳门师生对内地各领域有更全面和动态的了解,成效显著。

澳门学生薪火传承“爱国爱澳”精神

适逢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理事长杨文远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时间点以对澳门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阶段性回顾,使其在现在良好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推进和提升。

杨文远表示,回归以来,特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增加了澳门青年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肯定社会各界这些年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成效。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回归20年来社会繁荣安定,全赖社会各界爱国爱澳人士的共同努力。

杨文远希望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未来能加大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多层次、多方位,用青年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普及推广,特别是澳门回归前后的历史发展轨迹,让青年正确认识国家和澳门之间的关系,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理事长戴嘉萍表示,回归后澳门教育事业发展飞速进步,学生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上升,现在学生完成基础教育后,升读大学比率已逾9成。相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特区政府坚持教育兴澳的方针及对教育资源的投放。

戴嘉萍提到,特区政府在回归后,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推动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上的制度建设。与此同时,特区政府多方面强化爱国教育,保障“爱国爱澳”薪火相传。

她指出,学生除于公民课堂外,能在学校早会仰望国旗徐徐升起;特区政府开展千人计划,给予学生亲身走往内地认识国情,了解祖国发展的机会;每逢国庆、回归等重要纪念日,各项庆祝活动,学生不论在参与或是在观赏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个中气氛和纪念日的重要意义。透过种种强化青年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确保爱国主义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胡明明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