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一张硬板票 满满春运回忆

2020-01-15 04:25: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算盘见证唐福姐三十多年的售票工作/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济南到杭州快车19块9,到上海17块,到南京12块5,徐州6块5……”78岁的唐福姐如今背起票价依然流畅。济南到郑州666公里,到南京663公里,到上海968公里,到北京524公里……这些铁路里程已经深深的印在这位卖了一辈子火车票的售票员心裏。

  1958年参加工作,到1993年元旦退休,唐福姐在济南站客运车间从事售票工作35年。直至退休前,唐福姐所售车票都是中国铁路的第一代火车票──硬板票。

  硬板票尺寸为57×25毫米,车票是预製好的,票面也已经印好始发站、到站经由地和席别等信息。“车票按照站名分方向摆放,每个车站都单独在一个小抽屉裏,就像现在的中藥舖子,买票就像取藥一般。”

  唐福姐说,售票员根据旅客需要快速从票橱的格子裏拿出相应车票,再用简易的砸票机将年、月、日打印在车票上,然后用浆糊在车票背面黏贴小纸片标上车号、座位号。很多时候旅客要去的地方没有车票,就要手写硬座区段票,不但要填写始发站、到站、经由地,还要核算实际铁路里程。那时候,卖一张票需要5到10分鐘,没有扩音器靠着嗓子喊。

  唐福姐找出跟了她几十年的算盘,一通噼裏啪啦,她很快就给记者报出三张济南到广州车票的总价以及找零。当年为了加快售票速度,唐福姐曾经天天练习盲打算盘,手指头上磨得绑着胶布。

  从硬板票到软纸票,到磁介质车票,再到现在的“刷脸”乘车,唐福姐向记者感慨道,自己卖了一辈子车票,现在却不知道怎麼买票了。外孙女在手机上给她演示如何自助购票,唐福姐却又想起了自己那把算盘。 记者 丁春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