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危城英雄

2020-02-26 04:24: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抗疫一线的护士在脸上贴“人工皮”,以减轻护目镜和口罩对脸部的压力\新华社

  封城那一刻起,武汉的抗“疫”之战已悄悄打响,当地8万名一线医护以及由公安幹警、社区工作者、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无数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一路逆行,投入到抗击毒魔前线的战鬥中。他们直面病毒,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一个又一个逆行者的身影,为这座正在历经磨难的城市平添一抹温暖和希冀。“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大公报记者 俞鲲、卢冶、邓泳秋、郭奕怡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是此次疫情中接诊新冠肺炎病人最早、最多的医院之一,该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自12月底便开始了与死神争夺新冠肺炎病人生命的战役。最高峰时期,他带领的抢救团队要管理十多名危重症病人,刚抢救回一名病人,另一个床位又有病人心脏骤停,此起彼伏。“查房、制定方案、抢救病人。”这是夏剑的工作轨迹,单调却惊心动魄。

  大敌当前 暂别女儿火线衝锋

  1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用移动心肺仪(ECMO)成功救治了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当时属湖北省首例。随后,争分夺秒的努力、挑战极限的尝试让许多命悬一线的生命,有了重生的希望:借助人工心肺技术,武汉72岁何爷爷博回一命;黄冈53岁的胡先生康复出院;江西30岁的李先生重获新生……

  夏剑回忆,在救治病人的日子裏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只记得小女儿在2019年11月30日出生,而他自1月10日离家起,已有40多天没有看到女儿了。

  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上,还有坚强的护士,她们是与患者日常接触最频密的一群人,打针、输液、上心电监护、测血糖、血压、体温等都是护士处理,她们被感染的风险极高。

  1月20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心内科护士长高娟被确诊,同事们非常担心,有的甚至陷入崩溃边缘。得知大家士气低沉,乐观的高娟在隔离病房通过网络鼓励道:“我亲爱的奋战在一线的‘战友’们,你们一定要好好的,大型战鬥未能陪大家始终,恕我先赢了病毒再来!”

  星夜驰援 各地医护纷纷请战  

  自武汉封城后,民众人人自危,似乎连呼吸都被裹在未知的风险裏。有人想尽办法出走,有人却挺身而出进城。1月24日,上海、江苏、四川等地的多家医院的医护率先驰援武汉。随后,全国各地的众多医护也纷纷请战,一封封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感动了国人。

  2月16日上午,武汉下雪了。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医院首批驰援武汉的医生锺真溪、护师刘金艳以及护士李巧玲无暇欣赏雪景,他们在由武汉客厅改造而成的方舱医院裏忙碌地度过了这一天,不知不觉他们已“出征”一周了。

  锺真溪是三人中率先入舱工作的,他被分配到A厅B区。A厅是舱内最大的厅,约有600名病人,但加上他一共才6名医生,除了要处理原有病患开医嘱、写病历、做检查等工作外,还要负责病人出院、转院、收治等。

  “第一天感觉真的累,工作时很忙很忙,根本感觉不到时间流逝。”回到酒店房间,虽然又饿又渴又累,但由於胃已饿得太久有点不舒服,他毫无食慾。不过当看到李巧玲和刘金艳为他提前热好的晚餐,他的心一下子暖了,并安慰自己:“没事的,多上几天班,习惯就好了!”

  据官方数据,截至2月20日,有32572名医护奔赴武汉前线,他们努力克服恐惧,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拯救这座被疫症侵袭的城市。

  无偿出车 24小时待命接送

  在这些奋战一线的医护背后,还有一群普通的志愿者,他们每天凌晨出门、手机24小时待命、自愿与家人隔离,无偿承担起了护送医护、市民出行的任务。

  “封城之后,老百姓出行怎麼办,我们是司机不能坐视不管啊。”大年三十,张少华与丈夫徐和林主动联繫了东风畅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抗疫应急工作小组:“我们要当志愿者负责老百姓的出行。”

  张少华随后被分配到了黄浦社区,负责接送居民以及运送物资。她的日程安排得很满:每天八点半前要赶到黄浦社区,到蔬菜分配站把蔬菜拉回、帮居民买藥、送社区内的医护人员上班、护送非发热病人、孕妇去医院,晚上再将这些人接回。

  熬过了剑拔弩张的第一个14天,张少华与居民们的心情都有好转,在车上不再聊疫情,开始閒话家常:“有一位39岁的小伙子患有尿毒症,要经常去医院透析,他对我说如果不是疫情耽搁的话是準备到外地换肾的,他还跟我讲了很多未完成的理想……”说着说着,张少华声音有些哽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