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五年验证,中国空军“三剑客”之一的“猛龙”歼-10C,已安装国产涡扇-10(WS-10)“太行”发动机。由於歼-10C是单发战机,这表明改进型太行发动机拥有足够的动力,性能赶超俄製发动机,为歼-10C的速度和武器挂载能力提供足够支撑。从此实现全国产化的歼-10C,将加快量产服役步伐,这将直接提速空军战机更新换代。\马浩亮(文)
航空发动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最大短板。发动机动力不足,是制约战机生产的最大障碍,也被称作最大“心病”。目前,空军主要战机大多採用的是俄製发动机。歼-10C、歼-20使用的都是从俄罗斯购买的AL-31FN系列发动机,运-20使用的是D30KP-2发动机。由於俄罗斯自身产能不足,加之出口条件限制,令中国战机量产受制於人。
春节之后,中国军工重镇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复工复产,并放出最新宣传片。从片中可见,一些新交付航空兵部队的歼-10C尾部发动机口与过去不同,与歼-16战机一样,安装了国产涡扇-10“太行”发动机。涡扇-10系列发动机,由中国航空研究院渖阳发动机研究所研製,是国产第三代发动机,也是中国第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军用发动机。涡扇-10於2005年12月完成了国家级设计定型考核,当时正是準备为歼-10配套研製。
高低搭配 组空军“三剑客”
然而,由於歼-10是单发战鬥机,对发动机的要求比双发战鬥机更高。所以涡扇-10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装备过歼-10,而是先应用於歼-11B、歼-16等双发战机。歼-10系列包括歼-10B/C,一直使用俄製AL-31FN改进型发动机。
2015年9月,安装改进型涡扇-10B的歼-10C首飞成功,开始验证“太行”发动机系统在单发模式下的工作性能。2016年,歼-10B开始安装“太行”试飞。近期安装涡扇-10的歼-10C战机投入服役训练,意味着涡扇-10经过几年来的测试改进,可靠性已完全达到单发战机的需求,追上甚至超过俄製发动机的性能。
歼-10C於2013年12月首飞,2015年开始批量生产,2017年7月在庆祝建军90周年朱日和大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2018年4月起开始担负战鬥值班任务。歼-10C作为一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半战机,拥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与空军王牌歼-20、歼-16高低搭配组成了目前中国空军的主力歼击机阵容,被誉为“三剑客”。
批量入役 战机换代提速
自服役以来,歼-10C已陆续列装5个批次。如今“猛龙”战机实现了“百分百中国造”,进入新的批量生产服役阶段,不再受制於俄製发动机供应。装置“太行”发动机的歼-10C量产,意味着空军战鬥机更新换代将进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