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网罗万象\地摊催发财梦 必杀技多箩箩\大公报记者 周琳

2020-06-07 04:24: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应对新冠疫情衝击下的就业危机,内地多个城市放宽了对“地摊经济”的管制。但火了的不止地摊概念股和摆摊神车的销量,还有相关话题网络热度及网民创作热情。#假如你目前的职业去摆地摊#话题连续几日衝上热搜榜,网民们发挥创意自由创作,联想各色职业转战地摊致富的形式,以漫画、图片、短视频等方式呈现。数据显示,近7天“摆摊技巧”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同比暴涨655%,达到10年来最高值。

  最近,一本被称为“地摊经济学专著”的PDF文件在各微信群中广为流传,其中传授了各类地摊热卖商品和吆喝技巧,同时也不断有人在网上分享自己城市的摆货地点。微博上,不同职业者设想自己未来的摆摊生涯,幽默的同时也一针见血:HR可以转行算命,因为拥有十年看人不走眼的经验;程序员可以转行卖假髮,因为秃头概率高;运营适合卖锅,因为一直为人“背锅”;而老闆则应转行卖大饼,因为平生就靠“画大饼”安抚员工……

  地摊经济是当下中国应对就业率和经济复甦的重要手段。网上到处可见各地摆摊文化复甦的新闻,在江西省九江市,一些商贩陆续接到城管人员的电话,鼓励他们在指定地点摆摊;在河南郑州,许多市民晚饭后便开着私家车去夜市,敞开后备箱摆摊。其中一名摊主是普通的办公室职员,利用下班时间摆摊,每日增加了近千元的额外收入。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八十年代初,八百多万知青返城,城市没有那麼多就业岗位。解决过剩劳动力只好放开政策,允许知青做点小买卖。“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喇叭一响,不做省长”,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这些当时广为流传的民谣,创造了一批批如马云、柳传志、任正非这样的“个体户”。

  在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这三个字象征了“自由与希望”,如今,伴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兴起,成为自由职业者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标。数据显示,54%的95后理想职业是网红和主播。地摊经济,提供了自由和展现个人特色价值的渠道,真的可以为年轻人所嚮往。

  “摆地摊”这个政策确实是一个旧瓶,它能否装上“新酒”要看“后浪”。时代在发展,技术在更新,他们一定会用新的思想和方式将“新经济”装入其中。

  数字时代打造新型地摊

  除了跃跃欲试的网友,也有人提出疑问,线上网购已经很发达了,为什麼还要发展“地摊经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靖一认为,地摊经济体现了经济学中的长尾理论(即积少成多)。网店经营是“赢家通吃”,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和流量,新店家可能在线上开一个月都卖不出一件商品。相比较而言,线下恰恰是一个经营者的长尾市场,摆摊总能有一些营收。

  王靖一指出,当前是数字经济时代,与80年代的地摊经济不同,如今的个体商户能够有效解决现金管理和流水记录问题。第一,使用现金、持有现金有很高昂的成本,数字技术能够帮助规避这部分成本;第二,记账功能所带来流水管理智能业务分析会帮助经营户提升经营效率;第三,业务可以实现更多扩展,通过经营流水沉澱,从而享受保险、贷款等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