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因疫企业跨境纠纷调解委员会16日在广州成立。图为调委会主任刘涛(左一)向首批调解员颁发聘书\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呈现迅速增长趋势。在香港律师倡议下,经过两个多月筹备,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因疫企业跨境纠纷调解委员会(下称“因疫调委会”)6月16日在广州成立。调委会在疫情期间将为湾区企业提供公益性调解服务,助力粤港澳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同时,研究探索建立长效企业跨境纠纷调解机制,在疫后为三地企业提供长期性的调解援助。\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广州报道
广东省人大常委、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连越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涛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香港太平绅士、全球华语律师联盟会长、施文律师行主管合夥人林新强担任调解委员会(香港区)主任,澳门法学协进会会长、力图律师事务所合夥人李焕江担任调解委员会(澳门区)主任。
助力粤港澳企业复产
因疫调委会目前调解範围限於大湾区内註册企业之间,且纠纷须涉及跨境业务。因疫调委会首批调解员共25位,由三地具有同行公认较高的业务水平与丰富的法律工作经验(从事法律工作八年以上)的法律人士组成。他们将基於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所在地区商事环境的深刻了解,结合跨境争议解决规则,开展调解工作,通过劝导、建议和调停等方法促使企业相互谅解、达成和解。
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指出,粤港澳三地法律制度不同,分属於三个不同的关税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建立起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因疫调委会成立是给粤港澳三地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有序复工复产的支持;而今年的两会中,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将有利巩固和发展“一国两制”的法治基础,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调解制度具有低成本、便捷、高效、灵活、保密等特点,是化解商事纠纷的重要途径。最早倡导成立调委会的林新强在线上致辞时表示,因疫调委会成立意义重大,为大湾区企业化解矛盾注入正能量,使双方可以合作共赢,而非纠缠於长期的官司中。对律师来说,花时间精力参加因疫调委会,就是为了做好一个律师的本分,维护国家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