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宁愿强制隔离14天 一天内2000港人湧进深圳躲疫情

2020-07-14 04:24:45大公报 作者:何花、李昌鸿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人周平在深圳湾口岸看到通关人员大排长龙\受访者提供

香港本地确诊病例近日集中爆发,大量港人宁愿强制隔离14天北上深圳躲避。记者13日从深圳市口岸办了解到,12日深圳湾口岸从香港过境深圳的人员排起长队;深圳湾口岸全天过境人数超过2000,这一数字相较6月日均人数翻了一倍。多位香港高校科研工作人员、学生和跨境家庭受访称,从13日起学校已放假,北上深圳与家人团聚的同时,也躲避一下香港的疫情。

暑期来临,跨境学生族和跨境家庭纷纷北上深圳,与家人团聚。与此同时,大量商务人士和跨境科研人群看到香港“封关”政策撤销无望,也都索性早日北上。记者采访深圳市口岸办了解到,深圳湾口岸出入境人数从12日起突然增多,全天人数达到2000多;而在此前6月份,日均人数在1000左右。

“香港的大学本学期的课程多以网课为主,而且上周学校已放假。所以,趁着暑期来深圳找朋友玩。”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家人在内地,一直等着“封关”政策到期后与家人团聚。“7月份之前一直以为‘封关’政策应该会很快撤销,7月份粤港健康码政策就会实行。谁知‘封关’政策一再延后,通关遥遥无期。”

港居家隔离政策存漏洞

采访中,多位港人强调,对目前香港的居家隔离政策以及香港的检疫和隔离之间的衔接措施不满。“现在海外疫情严峻,很多人从海外回香港隔离,中间环节都是自由活动的,这样根本无法隔绝病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林煌权告诉记者,“隔离人员从亚洲博览馆采样之后,可以自行搭的士回家。很多人为居家隔离做准备,又去市场买菜。这个过程中间就可能传染很多人。”

盼深港健康码尽快互认

深圳的隔离政策则一直都是在酒店的14天强制隔离,隔离空间都是封闭的。深圳市口岸办方面13日强调,目前港人过境深圳的隔离政策未有变化。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夥人、港人周平正在深圳梅林维也纳酒店隔离。疫情期间,他在内地业务进展艰难,之前他一直期望两地健康码互认。此次因为香港的疫情加剧,互认短期难以实现。因此,近日他从香港过关来深圳,希望隔离期满后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周平透露,他所在隔离酒店住宿费是278元(人民币,下同)一晚,餐费100元,加上60元左右的水果和矿泉水等,14天他花费大约6000元。隔离结束后周平计划住深圳亲戚家,仍盼望两地健康码未来能够实现互认,以方便他回港后再来深圳工作。

港中大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林煌权自疫情以来一直被困在香港。他表示,港中大深圳研究院今年更换法人代表,因香港本部又有工作安排,无法放14天的假期而不得不将深圳的工作都延后。他强调,目前深圳研究院无法在税务局登记,无法开发票,很多工作都耽误了。半年内,研究院孵化器内的许多创业项目都面临破产。

深圳疫控全方位出击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对密切接触者、境外来深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福利机构、养老机构、母婴服务类机构,以及学校、幼儿园新上岗教职员工等实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

实名购买退烧药品

进一步发挥发热门诊、零售药店、诊所的哨点监测作用,及时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不得瞒报、漏报、迟报。严格执行零售药店、诊所购买退烧药品人员实名登记、测温和报告制度。

密闭场所扫码登记

严格实施密闭场所进入人员扫码登记和“单向”测温,公共交通工具搭乘人员“扫码”实名制认证等措施。采取预约、分流、限流等方式,科学合理控制各类景点景区、公共场所人流密度。

养老机构严格出入

对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精神衞生医疗机构等特殊单位,执行严於社会面的疫情防控措施。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对新接收人员、新上岗工作人员,未确定为阴性前不得入住、上岗。

港科技人才跨境难 错过项目评审

由于香港疫情加剧,原计划推出的深港健康码互认受到影响。不过,一直等待健康码的香港科技人才和优才仍然盼望两地健康码能够尽快实现互认,从而方便他们前往深圳工作。

从事高科技业务谘询的深圳市动网创新科技创始人、港人蔡其南表示,最近香港爆发新一轮疫情无疑影响两地健康码互认的步伐,对此他也理解。他希望香港能够早日控制疫情,这样两地健康码才能顺利推进。

他告诉记者,受疫情封关的影响,五个多月以来,他一直呆在香港。因此,他错过了深圳市政府50多场项目评审,也不能参加深圳仲裁委的科技类仲裁,损失逾20万元人民币,家庭生计受到很大影响。

如今的他烦恼不已,希望早点回深圳工作,否则错过更多项目和业务,他已到了不能承受之重。他期望两地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对於他们这些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士能够早日实现健康码互认,以解他在深圳工作和业务的燃眉之急。

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柳崎峰表示,自己从事金融科技研发,有一个10人的团队。五个多月因疫情回不了深圳,与深圳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资本市场学院等相关合作受影响,他期望两地尽快形成一个健康检测互认的机制。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