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月8日,高考结束,长沙市一中考点考生衝出大门后以“一字马”姿态跃起/资料图片
事实上,这篇作文的满分之路颇为曲折,根据浙江教育月刊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发布的文章,该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教授:模仿要量力
在公众号中,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建新也解释了这篇文章为何是满分的理由。“它的文字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
“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陈建新点评道,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
不过,陈建新也提出“不建议同学们模仿其中的晦涩”。对此,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不用担心其他学生会模仿这种方式,正如2001年江苏一名考生的作文《赤兔之死》得满分,虽然作文得到大多数网友的认可,但也有人担心会不会有学生模仿进行文言文写作。后来的事实表明,这“过虑”了,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很难进行这样的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