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京东城区某社区,出入要求登记和测温\大公报记者张帅摄
6月份,新发地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北京全市社区防控工作迅速进入“战时状态”,重重工作使原有的人力调配“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北京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资源,充实了社区防疫力量。
“在东花市街道南裏社区,社工和志愿者一起组建‘邻里烛光队’,每晚七点到九点在社区裏遛弯儿,寻找白天上门登记情况时找不着的住户,共同编织起一张无盲点的防疫网。”北京东城区副区长赵凌云称,社工的特点就是了解社区裏的“家长里短”。疫情突袭,每个社工对自己片区的基本情况都较为熟悉,这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赵凌云介绍,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居家观察人员心理压力大,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长青园社区社工组建“线上陪聊小组”,缓解居家观察人员心理压力。
据悉,北京全市7120个社区、村,有近10万名社区工作者投入抗击疫情战场。这些社工“一呼百应”,成为了抗疫的主力军。
记者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