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令国人对其关注度再创新高。张先生立马下载的了一款“北斗导航”系统,满怀期望运用国产卫星导航。使用时,才发现需付费。他很疑惑,“一直用GPS导航都是免费的,为什麼北斗要收费?”殊不知,软件冠名“北斗”不一定使用北斗定位,更多是蹭热度。对消费者而言,支持中国科技的同时,自觉抵制打着大国重器噱头的“山寨”品。
小米应用商店中,有多款以北斗命名的地图导航软件,有的下载量达百万级。这类App中,部分有弹出的广告、打赏等盈利模块。根据天眼查数据,这些App的开发公司的股东和北斗官方没有任何联繫。
由於手机的集成化程度很高,手机的主芯片都是把北斗接收装置直接集成在芯片中,这样可以持续接收到北斗信号,可使用北斗定位。iPhone手机目前不支持北斗,但这类应用却在苹果应用商店大行其道。
作为大国重器,“北斗”二字被滥用,给了不法者可乘之机,伪北斗应用、产品层出不穷。国内消费者满怀爱国情怀,不能让一些商业公司利用消费者爱国热情,蹭热度、打“擦边球”,欺骗用户付费或打赏。“山寨”北斗App涉嫌不正当竞争侵权,让用户误以为这些App跟北斗官方存在关联,是典型的混淆行为。北斗的招牌,不该被商业噱头蹭热点。大国重器,国家科技,需要众人合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