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大公报上的抗美援朝/战地群英 笔录历史

2020-10-21 04:24: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953年7月29日,大公报头版刊登朝鲜停战协定签署的新闻,配发由吴秉真写的《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时候》(框内)

  志愿军入朝作战后,大公报派出了一批批战地记者奔赴前线。

  1951年1月,上海大公报记者刘北汜前往朝鲜,发回了《如此伪八师》《英雄的平壤城》等几十篇报道。刘北汜出身副刊,对於战场的观察记述,如地形地貌、兵力部署、战局变化等,準确生动,让读者如临其境。

  大公报国际部主任刘克林也赶到朝鲜,主要是採写志愿军战俘在韩国东场里战俘营悲惨遭遇,如《寸寸都是死亡》《人是怎样变成疯子的》等,后来以《东场里血债》为名结集出版。

  1953年7月,停战谈判露出曙光时,在开城採访的大公报记者有朱启平、刘克林、谭家昆、吴秉真、贺师尧等人,是人数最多的报纸之一。

  1953年7月29日,大公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朝鲜停战协定签署的新闻,配发了由吴秉真写的“本报开城专电”《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时候》。文中写道:“人们的眼光都注视着双方首席代表,注视着一本本的停战谈判协定书从他们的笔尖下溜过。一分鐘,两分鐘……九分鐘,双方代表在十八本协定书上签了他们的名字。签字式完成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这时候在内心裏一面重複着同一句话语:‘和平战胜了战争’,一面警惕着政治会议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等问题道路上的荆棘与虫豸(粤音读‘自’)。” 马浩亮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