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深圳高科技领域 国企民企处于同一起跑线

2020-10-21 09:49:40香港文汇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BEEPLU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贾凡说,如今珠海正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图为该公司为客户设计的办公空间。 受访者供图

深圳从特区成立以来40年,经济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高新科技立市的多次升级和转变。但其中一直不变的是民营企业占主导,深圳民营企业数量佔深圳企业总数的90%以上。深圳目前8家世界500强企业中,仅有深投控一家为国企。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在高新科技行业,许多创业者表示,“几乎感觉不到有国企竞争的存在。”

“在小型机器人行业,几乎感觉不到国企的存在。同行几乎都是民营企业。在项目竞争中,也从未遇到遭遇被国有企业挤压的情况。”优必选CTO(首席技术官)熊友军向香港文汇报记者强调,在机器人研发制造行业,国企与民营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在高新科技研发中,研发资金投入巨大,风险高。民营企业决策更灵活,在应对的过程中更具优势。

香港文汇报记者了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把一批在电子、通讯、精密机器等领域技术先进的国有企业,重组到深圳市属国有企业规模最大的特发集团,试图使国有企业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佔有一席之地,但特发集团最后几乎难以生存,不得已实行债转股,在艰难的经营中度过危机。至今,深圳的高新科技企业中,95%仍是民营企业。

营商环境减少成本

深圳民营企业佔比和创业密度均位于内地第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深圳累计共有商事主体337万户,创业密度稳居内地第一。而在1979年,深圳企业总数仅为501家。截至9月28日,深圳市民营商事主体总量累计达到340.33万家,占全市商事主体总数的98.1%,其中,民营企业总量累计达214.01万家,佔全市企业总量的97.0%。

深圳推动的系列营商环境改革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热情。企业开办审批,时间压缩到几十秒以内。企业项目备案,从申请到批复,只需要6秒。通过信息共享、自动核验、智能比对,推动政务服务由“基于材料”的审批向“基于数据”的审批转变,系列政务服务“秒批”,不断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

责任编辑:陈运欣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