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2020年范长江行动 中原云採访/5G通信卫星遥感 智慧治理母亲河\大公报实习记者 牛斌花、陈健诚、杜安淇郑州报道

2020-11-21 04:24: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师生透过视频连线与河南传媒学子及当地採访对象互动/大公报摄

  11月6日下午,“2020范长江行动”中原行云採访活动在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启动,豫港两地传媒学子“云端”携手,感悟黄河文化博大精深,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成果。近年,无人机、5G通信、卫星遥感等高新科技不断应用到黄河治理中,让黄河治理更“智慧”。关於如何保护与传承黄河文化,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田志光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梳理黄河文化根脉、魂脉、文脉、地脉、学脉等“五脉”,以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做好黄河文化的传承。

  启动仪式上,豫港两地学子云上参观中原行云採访首站──黄河博物馆。据黄河博物馆副馆长丁宏伟介绍,历史上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被称作“中华民族心腹之忧患”。黄河治理历来是治国兴邦大事,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1949年,华北、中原、华东三大解放区成立统一治黄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启人民共同治黄的事业。

  “上拦下排”防洪 水量统一调度

  经过70多年建设,黄河中游末端修建以防洪为主的三门峡、小浪底、故县、陆浑、河口村水库,先后4次加高培厚下游1400多公里的两岸大堤,已初步形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工程体系,彻底扭转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

  近年,无人机、5G通信、卫星遥感等高新科技不断应用到黄河治理中,让黄河治理变得更加“智慧”。据了解,随着治黄信息化不断推进,流域内346座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已实现在线监测,1000多路视频信号实时传输。“当前,我们经常使用无人机开展河势险情监测、汛前勘察等工作。”黄委会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为防汛抢险科学决策提供便利。

  据介绍,黄河治理的另一大体系是生态保护工程。上世纪末以来,黄河面临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断流频繁、污染严重等问题。1998年底,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管理,通过一个出口总控协调,再加上工程和法律措施,黄河已实现20年连续不断流。

  古人们也许从未想过,千百年后,黄河治理也会成为黄河文化一部分。据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田志光介绍,“黄河文化是一种流域文化,它所具有的主体性、连续性、包容性与和谐性,是其他流域文化无法替代的。”

  田志光指出,在历史长河中,黄河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形成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这些文化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彰显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建构黄河文明学术话语体系

  田志光介绍,为深入挖掘黄河文明丰厚的传统价值和当代价值、建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黄河文明学术话语体系、服务国家黄河开发治理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正在梳理黄河文化的根脉、魂脉、文脉、地脉、学脉等“五脉”,从根脉、精神、文化、地理、治理利用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传承与弘扬,以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做好黄河文化的传承。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