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爱心+耐心 让银髮族跟上智能时代

2020-11-29 04:24: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1月26日,扬州市文汇街道春江社区的志愿者在教老年人使用智慧手机\新华社

  最近在深圳湾口岸,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香港长者。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关口拿出智能手机,却不懂如何转换“港康码,只能步履蹒跚地到人工通道向工作人员求助。这个智能时代,新兴科技日新月异,却越来越容不下慢节奏的老人。尤其近半个月来,“回港易”计劃实施等本意便民的线上措施,却让大批香港长者对着屏幕发愁。为此,很多部门都招募志愿者教导老人使用手机办证扫码。不少人为此呼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希望大家用爱心加耐心,让银髮族融入这个智能时代。\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

  “回港易”实施首天,港人黎小姐和友人早早来到深圳湾口岸,準备返回阔别10个月的香港。天空澄明,风冷气凉,大街上人人戴着口罩,行色匆匆。在过关时,黎小姐遇上了难忘的一幕:人工通道前人头湧湧,几乎都是头髮斑白的长者。约有二、三百名长者有序排成长长的队伍,队伍中有人露出迷茫的神情。

  “我自己用‘港康码’过关,前后不到10分鐘,但那些老人家起码需要等候2、3小时。他们不懂如何转换‘港康码’,只能提前到人工通道现场操作。”黎小姐感到一阵心酸,“我想起了我父亲已经80多岁了,也不会用智能手机,不知道我不在身边时,会不会也这样无助。”

  忧80老父 携子返穗照顾

  在如今的智能时代,老人似乎成了被遗忘的群体:进医院大门扫码不会,就诊卡自助充值不会,连在医院食堂买好的饭也因手机支付不会又放下……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於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要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让“慢半拍”的老年人跟上智能时代发展的脚步。

  “老一辈辛劳了一辈子,老了却追不上时代。”疫情以来,港人赵小姐特意从香港赶回内地,照顾在广州养老定居的老父亲。“爸爸今年80多岁了,平时很少出门,最多在屋外散散步,很少自己一个人周围去。我始终放心不下,毕竟现在买菜要手机支付、去医院看病也要出示健康码,一个老人家怎麼懂这麼多。”

  “在内地,98%的消费场景都是用手机支付的。我有次看到一个老伯不懂如何线上付钱,在众人的催促下,他满脸通红,越急越慌。我忍不住上去帮他结账。但我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我能帮一个老人,但还有很多老人我照顾不了。”疫情前,赵小姐两个孩子在香港读小学,今年由於为了照顾老父亲,在内地停留时间太长,她索性把两个小孩接到广州,在私立学校上学。瘦弱的她,在广州东奔西走,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庭:带老人按时就诊、接送孩子上学、做饭处理家务。“无论现在我们看着多聪明,但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善待老人也是善待以后的自己。”

  今年62岁的港人邝先生,上周独自背着行囊从广州回香港。为了过关,他提前让友人把“回港易”预约页面截图存到自己手机。他自言年轻时是个洒脱自由的人,最喜欢周围探索。在智能手机时代也只能“认老”:“我那时去哪裏都很安心。不过现在年纪大了,跟不上数字时代,连申请‘回港易’名额也得靠在香港的老友帮忙。”

  工联会籲多考虑老人处境

  “回港易申请、港大医院就诊申请等政策都涉及电子操作,来谘询的长者数量急增。这两周谘询量增加了2、3倍,每天光是上门谘询的长者,都有二、三十人。”香港工联会内地谘询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建波告诉大公报。他期望国家帮助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措施,也能惠及到在内地的港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希望两地政府也可以想想办法,在两地相关政策出台前,也可照顾这一批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家。据我们了解,这个群体人数并不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