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广东“十四五”规劃建议18日出炉,提出建设“数字湾区”。图为在今年广州举办的世界5G大会上,观众在参观5G智慧工厂模型\资料图片
广东省“十四五”规劃建议(下称“规劃建议”)18日出炉,关乎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今后5年至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劃建议”提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建设“数字湾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其中,还首次提出探索数字数据立法,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準规範。有专家指出,探索数字数据立法,将极大推动湾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法律、大数据、软件、平台、知识产权等带来良好的商业前景,数据跨境流动亦将为香港带来商机。\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东莞报道
数字经济时代,离不开“数据”二字。“规劃建议”提出,探索数字数据立法,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準规範,支持企业参与数字领域规则和标準制定。目前广东在有关数据跨境传输等领域尚未有详细文件公布,记者从商务部今年提出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内容中了解到,建立跨境数据传输和安全保护,将涉及“试点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建立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数据流通备份审查、跨境数据流动和交易风险评估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
数据资产化催生共享经济
“规劃建议”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将对港人港企带来影响,同时也存在商机。”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告诉大公报,探索数字数据立法,既是规範监管,也是鼓励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数据产权、数据传输、数据交易和保护等规劃,将极大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法律、大数据、软件、平台、知识产权等带来良好的商业前景,数据跨境流动亦将为给香港带来商机。”他认为,广东对数字数据方面的重视,将推动三地数据跨境流动,促进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
“数据将会大规模地应用於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以及製造与服务等各场景,例如助贷业务就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金融领域大範围使用和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的产物和体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沈建光认为,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资产化的广泛应用和消费需求的变革催生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广东强芯”补齐产业链
除打造“数字湾区”外,“规劃建议”还提出,未来五年,将要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广东将会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深入推进“广东强芯”等重大任务。此外,还将坚持製造业立省不动摇,保持製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打造世界级先进製造业集群。
坐落於东莞桥头镇的力嘉国际集团,每年投入数千万资金用於技术研发,是积极参与广东产业链升级的大型港资企业。“我们对未来在大湾区的发展抱有信心。疫情期间,我们提升了内销市场的佔比,升级技术,开拓新业务,已经收穫了一定的成效。”公司董事总经理马余雄告诉记者,他相信港商只要坚持创新,在“十四五”期间将能参与到广东整体产业链的升级。记者了解到,力嘉国际集团还成立了大湾区3D科创实验基地,提升印刷包装行业产业链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