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湾区通”破壁垒 政务跨城快捷办

2020-12-23 04:24:28大公报 作者:方俊明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粤港澳加快“湾区通”,探索更多“一规三地”创新。图为在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深圳湾服务中心,警员为申请者办理居住证\资料图片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在此领域已开启先行先试,通过实施“湾区通”工程破壁垒,加快促进公共交通、通讯资费、信用信息、电子支付等领域标准互认、规则衔接、政策互通,率先推动湾区区域进一步互联互通,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制度创新高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大公报记者22日从广东省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粤港澳正探索更多“一规三地”改革创新举措,构建三地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新模式。

“仅需10分钟,就可在香港自助服务终端机申办佛山禅城的餐饮企业‘证照合一’的营业执照。”香港市民谭女士日前尝到佛山禅城区“湾区通办”头啖汤。“整个过程很快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人脸识别。尤其是现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方便走动,全程自助无纸化办理,堪称‘秒批即办’服务体验”。

这是广东实施“湾区通”工程,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设施联通的缩影。目前广东省政务服务一体机平台已接入全省1.8万台自助服务终端,正在抓紧与港澳对接,推进社会福利、出生证明登记、身份证明等一批事项实现跨境自助办理。

推动南沙规则衔接合作

珠海、江门、香港、澳门4地政务服务及不动产登记“跨城(境)办理”也于近期启动,实现4地的政务服务及不动产登记“马上办、网上办”。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内还有望在广州、深圳、珠海间实现更多高频事项的“跨城办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生产要素互联互通。

大湾区建设中涉及到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如何打破制度壁垒、实现规则对接,将“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南沙、横琴、前海作为自贸区“试验田”,屡施创新之策,三地制度规则衔接愈发紧密。“这也是自贸区要在推进港澳青年内地工作和融合发展的一大优势。”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锺韵说。

目前南沙已搭建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国际产能合作研修与培训基地揭牌、发布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十条措施、“港澳青创30条”、提出率先探索打造一流“营智环境”等利好措施,推动南沙与港澳规则衔接深度合作。在“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迄今已累计引进154家创业企业及团队入驻,其中港澳创新创业团队占近70%。

港澳导游首准横琴执业

今年12月起,《珠海经济特区港澳旅游从业人员在横琴新区执业规定》也落地施行,这也是全国首部支持港澳旅游从业人员跨境执业的地方法规。首位进入横琴带团执业的港澳导游区咏凤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她认为“港澳导游能到内地执业拓宽了港澳人士北上发展的渠道”。

这也是继去年珠海立法认可港澳建筑及工程谘询专业人士在横琴的执业资格后,再次运用特区立法权认可港澳专业资质。截至目前,122名港澳建筑领域专业人士和28家港澳企业通过备案在横琴执业;196名澳门导游通过考核认证获得横琴专用导游证。

新公布的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议亦明确提出,以高水平软硬联通加快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通过实施“湾区通”工程,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广东与港澳在市场准入、标准认定、等方面接轨,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更好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