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磨剑八年/嫦五採年轻月壤 年轻航天人圆梦

2021-01-09 04:24: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任务结束后,林云成与嫦娥五号返回器合影。\受访者供图

  嫦娥五号探测器已携最“年轻”的月壤返回地球,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计劃圆满收官。其中,月表自动採样封装装置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容启亮教授团队合作完成。“80后”航天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副主任设计师林云成2013年就被分配至嫦五採样封装装置的研製任务中,是这段合作的亲历者。日前,林云成在京接受大公报专访,谈及嫦五任务两地合作的幕后,并感叹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

  嫦娥五号将月壤带回地球后,人们都曾在新闻中看到装有月壤的初级封装罐,这个封装罐就是香港理大团队设计的。“得知嫦娥五号完成月面採样的消息,我内心无比激动。回想起研製过程中的日子,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林云成笑着说。

  2013年,刚刚研究生毕业进入航天系统不久的林云成,就被分配至嫦娥五号採样及封装装置的研製任务中。“其实,我当时还是一名新人,面对这麼重要的任务,心裏压力很大。”林云成说,嫦娥五号要在月球採集月壤,表面取样方案是利用机械臂在月面进行多点採样,并通过初级封装装置完成初级封装。如何将香港团队的创新理念,与航天系统的高可靠性需求融合在一起,成为摆在林云成面前的一道难题。

  出谋劃策 优化理大创意

  林云成告诉记者,香港理大团队的产品设计方案令他“眼前一亮”,尤其初级封装装置,仅两个动力源,却集诸多複杂的功能於一身,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概念。“封装罐的重量不足1.7公斤左右,但又融合有非常多的功能,是我当时见过最複杂的宇航单机产品。”林云成说,当产品功能多样后,必然带来可靠性的风险,为此林云成与内地的航天专家们一起为香港团队出谋劃策,精雕细琢,不断优化设计,完善验证,提高产品可信度。

  “香港理大团队有个让人羨慕的地方,是他们除了有设计团队,更有一套非常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十分优秀的工艺师,可以在校内就实现产品从设计到实物的闭环,这对研製进度和产品质量都有好处。”林云成说,不过,与有着严格宇航型号管理制度的航天系统相比,香港科研团队缺乏系统全面的产品保证体系。

  严格把关 护航产品质量

  “航天系统的产品,从设计正确性、试验验证的充分性、过程的受控可追溯性等等,每一个细节都有极其严格的质量管理规定,也会有专家队伍保驾护航,有一套极其完备的产品研製全流程质量保证体系,这点恰恰当时香港团队需要加强的地方。”林云成说。

  帮助香港团队建立起一套与符合航天系统产品研製要求的产品保证体系,成为当时林云成的重点任务。他一方面主动强化学习产保知识,并向身经百战的老前辈取经,一次次的与香港团队进行案头探讨沟通,将产品保证内容结合产品特点进行本地化落实。

  “我们和香港团队都是抱着把产品做好的目的,合作是相得益彰。”林云成说,在研製过程中,香港团队突破传统的创新设计理念,与航天系统大力协同、严慎细实的传统完美结合;在实践中,与香港理大联合研製的末端取样器和初级封装装置,与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机械臂分工合作,从月球正面最大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处成功取回最“年轻”的月壤,不仅是京港航天合作交流的经典之作,更是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於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成功写照。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