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粤港血脉相连,我们义无反顾

2021-04-22 04:24: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经过一年的“万人大会战”,东深供水工程终于建设完成,解决了香港同胞的用水困难。图为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现场。\网络图片

  1965年,东深供水工程落成。在一年施工期间“万人大会战”将东江水提升46米,“倒流”注入深圳雁田水库,再供给香港,这极大考验了建设者克服天险和自然灾害的勇气和决心。当年参与工程的建设者回忆道,“筲箕水冷,鳌头暑酷,东深供水工程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但粤港两地,血脉相通,我们义无反顾。”56年过去,东深供水工程向香港输送了大半个三峡水库的水量,并保持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的质量。未来,来自东深供水工程的清波碧流仍将滋养香港这颗东方明珠。

  据新华社报道:东深供水工程高速建成的背后,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1963年,孩子刚出生不久的王书铨被抽调参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当时他所在的旗岭闸坝工地非常荒凉,油毛毡搭的工棚,就是打几根木头桩再搭上木板,睡的是大通铺,一床被子半垫半盖。“为了赶工期,工程都是多工种同时进行,工作人员都集中在工地,大部分工作都是24小时三班倒。”84岁的王书铨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

  无惧台风 凌晨蹚水救围堰

  因为任务重,时间紧,技术力量不足,时为广东工学院农田水利系大四学生陈汝基和另外83名同学也被派上建设一线。今年82岁的陈汝基说:“我到凤岗工区工务股工作,股里还有一名60多岁的老工程师,身体虽然瘦弱也奋战在一线。”

  困难不仅来自工程建设本身,还有天灾。广东是台风灾害多发地,东深供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先后受到5次强台风暴雨袭击,两个围堰被冲垮。

  1964年第19号强台风袭击,一天一夜降雨量达300多毫米,雁田水库水位暴涨,被迫开闸泄洪,导致下游竹塘工地围堰面临没顶垮塌风险。因电话不通,陈汝基和工友顶着8级大风,蹚过齐胸深的水,步行几公里在凌晨2点多赶到雁田水库通知减少泄洪量。

  “筲箕水冷,鳌头暑酷,东深供水工程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但粤港两地,血脉相通,我们义无反顾,并不辱使命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艰巨任务。”今年81岁的谢念生动情地说。

  无私奉献 巡查水道三十载

  “万人大会战”的建设过程,考验的是克服天险和自然灾害的勇气和决心,通水后的管护工作,则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力。

  今年79岁的黄惠棠,将生命中的大半奉献给了东深供水工程。他於1964年参加东深供水初期工程建设,因表现优秀留下来在原东深供水局工作,并全程参与东深供水工程一期、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建设。作为东深供水工程通水后的管护者,黄惠棠除了8年时间在泵站工作外,其余近30年时间都在水渠沿线巡查,平均每天要走约20公里。

  老一辈建设者为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新一代建设者仍在继续着这一光荣使命。48岁的陈娈是黄惠棠的儿媳妇,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她目前在莲湖泵站担任站长职务,和站裏的工作人员每天负责泵站的日常工作。“供水工程是老一辈人一担一担挑出来的,作为后来者,我们要继续在基层一线,传承供水工程的精神,守护好这条供水生命线。”陈娈说。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