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走进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追忆峥嵘岁月

2021-06-19 12:27:55大公网 作者:李锐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百年大公见证红色甘肃百年记忆”红色之旅采访团19日抵达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 记者 曹嘉鑫 摄

  “百年大公见证红色甘肃百年记忆”红色之旅采访团19日走进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纪念馆宣教室主任刘彩玉说,关于大公报“一张报纸定乾坤”的这段历史已经作为讲解词向参观游客讲了十年,最多一天讲9场。今天在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年份见到了大公报红色之旅采访团感到激动又亲切。

  “一张报纸定乾坤” 一段历史讲十年

  当采访团走到第一个展区《北上抗日定方向》时,刘彩玉讲到了在哈达铺广为流传的“一张报纸定乾坤”的故事。

  刘彩玉讲到,1935 年9月18日至20日,红军先头部队到达时属甘肃岷县的哈达铺。休整期间,毛泽东召见了侦察连长梁兴初、指导员曹德连,要他们在哈达铺找些“精神粮食”,即近期的报纸杂志。在当时《大公报》的报道中,毛泽东获悉陕北还有刘志丹和徐海东的部队在活动的消息。“让毛主席他们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随后,毛主席明确了红军前进的目的地:陕北苏区。”刘彩玉讲解道。

  刘彩玉说,在纪念馆工作10年,这段历史她也讲了10年。最多一天要讲解9场,今年以来纪念馆已接待各界参观人士17万多人次,其中党员7万余人,共完成讲解1200余场。

采访团一行参访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记者 李晓蓉 摄

  岷州会议定北上

  “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刘彩玉说,这首民谣在岷县广为传唱,当年仅岷县一地,在红军休整57天里就捐粮400多万斤,平均每个岷县人捐粮24斤。

  1936年9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南部后,朱德和陈昌浩都认为大军不能在此久留,必须迅速通过西兰公路去和红一方面军汇合。但遭到了张国焘的反对,他认为,红军最好的出路不是向北而是向西。1936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岷县三十里铺召开了著名的“中共西北局岷州三十里铺会议”,史称“岷州会议”。会议否定了张国焘错误的西进计划,同意中央北上的意见,通过了“通庄静会战役计划”。岷州会议维护了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对军事斗争的正确指挥,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对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西北、推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宣教室主任刘彩玉接受采访/ 记者 李晓蓉 摄

  《七律·长征》与甘肃岷县

  刘彩玉现场讲解到,1935年9月17日,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岷县旋窝村,休整补充5天。期间,毛泽东酝酿并创作了大气磅礴的《七律·长征》。关于《七律·长征》的创作历史,刘彩玉引用了原甘肃省定西市旅游局副局长曹仁孝经过实地走访和查阅大量资料考证,并刊登于《党的文献》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的内容,曹仁孝认为,这首诗是1935年9月17日至19日构思于大拉梁(岷山),创作于岷县旋窝村,以后又作了修改。岷县党史办一级主任科员何绪道对大公记者表示,准确的说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创作于岷县南部,发表于通渭县。

  听完讲解后,采访团一同背诵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在这首诗词里感受到了毛泽东当时的心境,从长征路途上的千难万险到最后到达陕北的喜悦的心境。

  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占地面积5182.4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1378.8平方米。基本展览内容以“团结北上”为主题,分“序厅”、“北上抗日定方向”、“红军联袂进甘肃”、“西进北上苦争论”、“建立革命根据地”、“会宁胜利大会师”、“红军精神代代传”、“岷州大地展新姿”等部分,利用声光电等手段,真实准确再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的历史功绩和红军长征在岷县的历史。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