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回访哈达铺:98岁老人忆与红军初相见

2021-06-20 13:31:12大公网 作者:李锐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还没抵达哈达铺时,记者已经开始打听周尚仁老人的消息了。六年前,因为拍摄纪录片《一份报纸的抗战》,大公报与这位哈达铺的“活字典”结缘。他现在是这里唯一还健在,当年见过红军的人。时隔六年,98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地坐在记者面前,讲述他与红军初见时的深刻记忆。

图:98岁周尚仁接受记者采访,讲述当年他见到的长征红军。/ 记者 李锐 摄

  位于哈达铺红军街上的周家小院,门口的对联还是春节时周尚仁亲自写的。与六年前相比,周尚仁依旧是蓄着半长胡须,嗓音洪亮,但听力有些下降,与他对话要趴在耳边。回忆起当年红军往事,他一开口就滔滔不绝。

  “肥头大耳”与面黄肌瘦

  “当时国民党经常和我们百姓说,红军可怕的很,他们是一盘‘散沙’,一团‘乱匪’。他们所到之处鸡犬不宁,把当地的青壮年不分男女都要抓回去充当红军。”周尚仁说。一听红军要到哈达铺,老百姓都非常害怕。

  1935年9月,跨过茫茫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的红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抵达宕昌县哈达铺镇。

  红军抵达时,年仅12岁的周尚仁也跑去看,“当时我又害怕又好奇,想着如果红军打人我们就跑"。可是当老百姓见到红军时都“傻眼了”。眼前的红军根本不像国民党宣传的、老百姓想像中的“肥头大耳”与“彪壮大汉”,而是面黄肌瘦、身体瘦弱,军装破旧又单薄。周尚仁说:“红军的衣服不分军官还是士兵,不分男女,都是一样的”。红军看到百姓,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亲切,他记得红军战士说:“乡亲们,我们是抗日反蒋的革命队伍,你们不要怕我们,我们不拿你们的财物,不住你们的房子,我们是一家人。”

  来了一支仁义之师

  周尚仁一开始见到的是红军先头部队,红军告诉百姓后面还将有大部队入住哈达铺。

  哈达铺当时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商号林立,贸易繁华。在哈达铺,长征中的红军得到了休整以及物资和兵源补充。

  为尽快恢复指战士们的身体,党中央决定在哈达铺进行休整:全军上下每人发一块大洋购买食物,总政治部还特别提出了“大家要食得好”的口号。

  正因为吃是头等大事,关于当时哈达铺食品价格的史料记载得特别清楚:五元大洋可买一头一百斤以上的猪,两元大洋可买一只肥羊,一元大洋可买五只鸡,五毛可买一担蔬菜,一毛可买十几个鸡蛋。

  “国民党宣传的红军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但是当看到红军到哈达铺的种种表现,老百姓都说这是一支仁义之师!”哈达铺镇上街村专职化党支部书记祁高辉说,这是周老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图:周尚仁得知采访团来自大公报,坚持要把记者送出门外。/记者 张仕珍 摄

  一张报纸与长征方向

  当周尚仁得知面前的记者来自大公报时非常激动。他没想到,这份报纸竟然还在出版发行:“红军在哈达铺邮政代办所看到了当时的报纸,特别是《大公报》,从《大公报》上知道了红军在陕北还有队伍。”

  这段历史也得到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办公室主任赵王林的佐证:时任红一军团直属侦察连连长梁兴初、指导员曹德连按照毛主席“在完成主要任务后,给我们找点精神食粮来”的指示,带领侦察连化装进入哈达铺开展侦察工作。在邮政代办所缴获了一批近期的报纸,主要有《大公报》、《晋阳日报》、《国民日报》等。在《大公报》上,登载有陕北红军刘志丹和徐海东部队活动的消息和以及陕北根据地的消息。

  “为什么我们说是大公报,是因为中央总部进入哈达铺之后,有两个领导人最后写了读报笔记。一个是张闻天,一个是博古,他们写出的读报笔记基本上大量引用的都是《大公报》里边的报道;第二个原因就是《大公报》的报道,向来比较客观、比较详细,这是当时其他报纸所不能比的。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形势,研究制定了有关红军今后的发展方向,初步决定与陕北红军会合。”赵王林说。

  尽管红军在哈达铺停留的时间很短,但这段记忆在周尚仁脑海里铭记了86年。他说:“当年红军到达哈达铺的场景还时常浮现在眼前。”当了三十多年老师的他孜孜不倦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红军的故事。红军的精神在哈达铺也代代相传。

  尽管已经98岁高龄,天气好的时候,他还时常在院子里写毛笔字。家里墙上挂着很多他的字,一幅临摹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挂在他常坐的沙发后墙上。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