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红线女粤韵报国 颂唱中共初心

2021-07-03 04:25: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粤剧大师红线女(女姐),非红色莫属。从1955年回到内地追求“成戏又成人”开始,女姐始终追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以坚毅、拚搏的精神,直面日后生活的起伏波折;她用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南国红豆”这一古老艺术绽放出全新的时代魅力。她始终谨记当年毛泽东主席写给她的那封信中“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劳动人民的红线女”这句话,始终与国家、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演活了“人民的艺术家”践行理想信念的一生。\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

  曾经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有粤剧的地方就有红线女的声音。红线女所创立的红腔(或称“女腔”)和红派表演艺术,代表着当代粤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成就。这一切,与1955年她那个重要抉择密不可分。那时,红线女已经在香港影坛闯荡8年多时间,是当之无愧的“一姐”,拍了过百部电影,当中不乏《秋》《家家户户》《天长地久》这样的经典佳作。

  拥抱新中国 “成戏又成人”

  就在此时,红线女受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观礼期间,红线女第一次参加了国宴。当时,周恩来总理站在外面迎接香港代表团并和大家一一握手的场景,周总理来敬酒时特意跟她说“希望你跟大家到处看一看”的场景,红线女生前每次说起来都显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忙着拍戏的红线女,原本并没有到处走走看看的计划,但在当时的团长、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的建议下,红线女还是决定留下来,看一看解放后新中国真实的状况。

  这一看,红线女感触颇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在北京和上海,红线女还认识了不少剧种的知名演员,从这些同行身上,她感受到了新中国对艺术工作的重视,看到了艺术工作者在社会上得到的尊重。早年间红线女要进入粤剧这一行时,父亲曾以“成戏不成人”为由强烈反对,而眼前所见却让红线女感到,这是一个能让她“成戏又成人”的地方,她心动了。

  舍弃优渥生活 追求粤剧艺术

  “奶奶正在追求艺术上的提升,在香港虽然生活条件非常优渥,有很多戏可以拍,但因为商业的原因,当时香港影坛存在一种追求经济收益、粗制滥造的创作风气,拍出来的一些作品不尽如人意。相反,奶奶自己亲眼所见,新中国的新面貌并不像当时香港报纸说的那样,加上在内地接触了一些艺术创作者后,奶奶觉得内地可以给她一个更好的艺术发展环境。”红线女孙子马俊告诉记者,对粤剧艺术怀有更高的追求,是红线女决定回到内地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从1955年底回到内地在广东粤剧团工作开始,红线女就进入高速运转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粤剧的创作中。此后的10年,是红线女艺术生涯中最具创造力的10年。她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曲、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派艺术。

女腔震撼首都 歌声扬威海外

  早在1951年的《一代天娇》主题曲中,红线女的“红腔”艺术就初见雏形。1956年,马师曾、红线女夫妇带着经过加工提升的《搜书院》剧目进京演出,引发首都文艺界的巨大反响。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后,在一次座谈会上更将粤剧誉为“南国红豆”,《搜书院》也成了马、红流派艺术的经典之作,奠定了粤剧改革史上的里程碑。

  在致力于创新创造的同时,红线女还努力拓展粤剧艺术在海外的传播。1957年,红线女代表祖国远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东方古典歌曲比赛,以一曲《昭君出塞》和《荔枝颂》技惊四座,荣获金质奖章。

  1959年,红线女在粤剧界第一位艺人党员白驹荣的介绍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立誓一辈子为人民服务。此后数十年间,她既是刚柔并济的丫鬟“翠莲”,又是渴望民族和睦、国家太平的“王昭君”,更是英姿飒爽的游击队长“刘琴”……她主演的《搜书院》《关汉卿》《李香君》《白燕迎春》《山乡风云》等作品,成为粤剧艺术宝库中的经典,她以自己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和人生道路,践行了一位“劳动人民的艺术家”的光荣使命。

  “红线女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红线女的一生自愿奉献给党和国家。”红线女艺术中心主任蒙菁告诉记者,红线女艺术中心将始终以传承和发展粤剧红派艺术和红线女精神为己任,为广州乃至全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成绩。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