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时,粤港澳大湾区港口格局也迎来新升级。2日,“珠江船务清远新港项目筹建办”揭牌仪式在清远市项目部驻地举行。这意味着广东粤北地区连通珠三角及港澳唯一水运通道即将迎来升级改造。珠江船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珠江船务)2日成立清远新港项目筹建办并启动项目前期申报后,预计三年内将启动。届时,可大幅降低粤北地区企业水运成本,粤北企业从清远新港到香港港口将节省7-8小时。专家预计,清远新港项目启动后,可望带动农产品矿石贸易,起到辐射粤北﹑牵手香港﹑服务全球的作用,为香港转口贸易业务带来增量。
珠江水系分为东江、西江、北江,而清远新港位于北江中下游,是当地直通港澳地区的口岸港,亦是广东粤北地区连通珠三角及港澳唯一水运通道,意义重大。清远市相关规划显示,清远新港选址清远石角作业区,是以内外贸集装箱、件杂货为主,兼有港口支持系统、口岸、保税、仓储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货运作业区。项目规划建设19个集装箱/件杂货泊位,设计通过能力为670万吨/年。
航程从24小时降至16小时
珠江船务董事黄烈彰2日出席仪式并为筹建办揭牌。黄烈彰表示,珠江船务在珠江水系构建一个连接珠三角与港澳的内河港口网络和水上运输网络,拥有粤港澳最完善的支线运输网、内河码头网络和营销网络,运营着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高速客运船队。他指出,完善的内河货运资源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将有助于清远新港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货运网络中。
“现在从清远市内的港口到香港港口大约需要22-24小时的水路行程,未来从清远新港出发,大约需要15-16小时,且汛期的影响会降低,航道优势越发明显。”筹建办相关负责人李创标告诉大公报,清远新港项目启动后,将能拓宽粤港航线业务发展的覆盖面。未来将港口功能及二类口岸资质迁移到新港,在清远新港实现内外贸业务的同港运作,通过粤港驳船、华南快线、穿梭巴士向香港、深圳和广州枢纽海港喂给或集散,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门到门综合物流服务。
牵线湾区“港口大联盟”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郑天祥教授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指出,清远新港项目可大幅降低粤北地区企业水运成本。“水运成本远低于陆路运输。未来,粤北地区价格较低的农产品、矿石等资源,都可通过清远新港走出去,可以振兴粤北产业发展。同时也为香港转口贸易带来增量。”
郑天祥坦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多个世界级港口,但过去各自经营,缺乏合作机制,正因缺少一个联系人角色来整合资源。而珠江船务运营的内河港并不依附于华南的任一枢纽港,通过华南快线、穿梭巴士等多种模式同时喂给广州、深圳、香港等多个港口,是大湾区内最具规模的水上集装箱支线运输运营商,与各大船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郑天祥认为,珠江船务可以将清远新港项目作为切入口,未来将大湾区多个港口联合起来打造“港口大联盟”,可大大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