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外眼看中共/“中国欣欣向荣 肯努力必成功”

2021-07-05 04:25: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德福一家四口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受访者供图

  “爸爸,我要回家。”“这里不是家吗?”“西安才是我们的家。”两年前,怀揣着功夫梦,在西安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印度人德福,带着妻儿回到印度探亲后,父子间便有了这样一幕有趣的对话。“说实话,如果真要给家一个定义的话,我会同时选择印度和中国。一个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另一个则改变了我的人生。”德福特别感恩生活在中国和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无论你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只要吃苦能干,肯定会成功。”\大公报记者 李阳波、张仕珍

  和许多印度年轻人一样,德福从小就是李小龙的忠实粉丝。“看到电影里李小龙拳脚并用,以一打十的场面,我也梦想着有一天浑身都是中国功夫,成为李小龙那样的侠客。”在后来的日子里,虽然德福也学会一招几式,但在他看来,这些“皮毛”和中国功夫的精髓相比相距甚远,要接触真正的中国功夫,那就必须去中国。

  寻梦首站香港 惊叹美丽而现代

  然而,彼时的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少之又少,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片面的报道也让很多印度人产生误解。尽管亲朋好友们都在劝德福不要前往“贫穷”的中国,但2005年,认定目标的德福还是毅然踏上前往中国的航班。“我要去中国,那里有我的梦想,谁也无法阻拦。”

  中国寻梦之旅的第一站,德福来到香港,一下飞机,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天哪,这座城市是多么的美丽、时尚和现代。”香港的第一印象,彻底颠覆德福对中国的认知。在短暂停留后,德福从香港来到内地。“中国人民热情友好,每一座大城市不仅充满国际和现代气息,同时还保留有自己的特色。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老百姓都很富裕和朝气蓬勃。”来到中国的第一个月,德福不仅用亲眼所见重新塑起自己的“中国观”,同时也将自己的人生就此和中国牢牢的繫在一起。

  深圳六个月 学会流利汉语

  “或许和中国有缘,这里的一切都特别适合我。”在深圳,德福不仅用六个月学会一口流利的汉语,同时成为餐厅服务员中最勤快的外国“伙计”。“大约是在2008年,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去北京吧,那里有更大的梦。”于是,德福来到北京,初来乍到,那段时间虽然吃不好,睡不好,但每天早上面对窗外的朝阳和新鲜的空气,自己突然间活力十足。

  就像德福自己的预感一样,几个月后,他不仅成了月薪2万多的外资餐厅经理,同时成为满口京味的“老北京”。“无论到哪座城市,我都能很快融入进去。”在北京的几年时间里,德福成了众多外资餐厅最抢手的经理,同时月薪也从2万人民币,增加到3万多人民币,而此时他在印度的朋友依然拿着大约1000至2000人民币的月薪。然而德福并没有就此停步,“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无论你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只要吃苦能干,肯定会成功。”于是,德福辞掉餐厅的工作,开始创业之路。

  计划在印度开中国文化餐厅

  对于创业,德福并没有盲目,他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餐饮业。“北京有很多印度餐厅,但那种乡愁味道的却并不多。”德福告诉记者,正基于此,他决定开一家原汁原味的印度餐厅。“让来就餐的客人,感觉就像是真的到了印度。”德福背起行囊一口气跑了20多个城市。“前20个城市,我一直在犹豫,直到来到西安,看到大雁塔,看到玄奘塑像,我告诉自己,这里就是我要找的地方。”

  与此同时,西安大唐西市亦伸出援手,不仅提供店舖并承诺免租一年。2013年,以印度世界遗产闻名的“红堡”餐厅在大唐西市丝绸之路风情街开业。从装修风格、厨师团队、演职人员到服务人员,“红堡”是清一色的印度特色,就连餐厅所用的香料、酒水等也都是从印度采购。一时间,“红堡”成为西安人气最火爆的印度餐厅。

  2014年,开业仅一年后,“红堡”便收回所有投资初始资金。在随后的几年里,德福四面“出击”,接连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开设6家店。虽然自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红堡”从6家缩减为4家,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拓展之路。“等疫情结束,我计划在印度建一所中国文化餐厅,把‘红堡’带回印度。”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