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风云三号三星组网 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大大提高

2021-07-06 04:25:06大公报 作者:江鑫娴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5日成功发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在当天举行的中国气象局发布会上表示,风云三号E星搭载11台仪器,实现了技术的全面提升。中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观测资料和产品将实现国际共享。另据风云三号E星总指挥李海生介绍,风云三号E星与风云三号C星、D星三星组网后,可每6小时为数值预报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盖的资料,有效提高和改进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时效,同时可获取全球海洋表面的风场信息和开展太阳观测。

  风云三号E星创下3个国内国际首次。据张鹏介绍,风云三号E星是风云卫星家族首颗晨昏轨道卫星,也是世界气象卫星家族中的首颗民用晨昏轨道卫星。卫星设计寿命8年,装载了11台套遥感仪器,其中3台全新研制、7台升级改造、1台业务继承,将在天气预报、气候和生态环境监测、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空间天气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悉,现有全球组网观测卫星,在每6个小时的数值气象预报观测资料同化时间窗内,总有两三条轨道的观测空白区,无法提供全球覆盖的大气观测资料,晨昏轨道卫星的加入,将填补这一空白。

  作为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其成功发射后,将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风云三号D星组网运行,使中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寿命由5年提升至8年

  “打个比方,以往全球气象卫星的班车只有上午、下午的班次,现在增加了一趟‘早班车’,使气象观测数据更加全面。”中国气象局风云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杨军表示,风云三号E星与风云三号C星、D星三星组网后,可每6小时为数值预报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盖的资料,有效提高和改进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时效,对完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国产卫星同化仪器将由11个增加到18个,同化数据量增加50%,可延长预报时效约12小时。风云三号E星设计寿命由5年提升至8年,提高了载荷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探测精度,有助于充分发挥卫星的应用效益。

  此外,风云三号E星装载了中国首个双频双极化风场测量雷达,通过海面后向散射测量,获取全球海洋表面的风场信息,通过星上内定标和在轨主动设备的外定标实现海面风场的高精度、大动态、高分辨率测量,并对海冰、土壤湿度、植被等地表物理特性进行测量。

  中国还首次实现了“全能谱”太阳观测。风云三号E星装载了太阳辐照度光谱仪、太阳X-EUV成像仪、太阳辐射监测仪(国际比对型)3台不同载荷开展太阳观测,分别从光谱、成像、辐射总量等不同侧面对太阳进行全方位同步观测,将为科学家理解地球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力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