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意至今还清晰记得,自己9岁那年和父亲第一次坐火车的情景。“当时是去青岛探亲,坐的老式绿皮火车,速度很慢,时速大概只有七八十公里。车厢里人挤人,喝口水、上个厕所都是难事。”尽管当时的火车既嘈杂又颠簸、车速也远比不上现在,但年幼的张如意却很兴奋,火车成了他的心头挚爱。
进入千禧年,18岁的张如意以优异成绩从大连机车技校毕业,带着儿时的喜好和梦想,成为车间试运班的一名机车电工。“工作后才知道,真正的机车可远不是拆卸火车玩具那么简单。上万个零部件、密密麻麻的线路,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机车的正常运行。”
然而,面对这些疑难困局,张如意却仿佛探寻迷宫出路一样沉浸其中。与大多数80、90后不同的是,他的手机和电脑里找不到游戏,取而代之的是学习和研发软件。用他的话说,学习和探寻机车谜题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刺激感。
从首台出口刚果机车发现电阻选型不当,到首台出口缅甸机车发现铜排连接错误……张如意机车诊断技术不仅在国内出了名,甚至国外一些用户也请他传授经验。每当被问起“机车神医”是如何炼成的,他的回答总是简单而质朴:“不断学习新车型、新技术就是最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