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䴉是和大熊猫一样的濒危物种,被称作“东方宝石”,早在6000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朱䴉的身影,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等地,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综览中外历史文献,朱䴉都曾广泛出现在各国不同的绘画、诗歌和建筑中,充分展现了对朱䴉回归的期盼。”晏子告诉记者,虽然进入20世纪,这种古老的物种突遭危机,几近灭绝,但人与鸟的故事却一直在延续。晏子也一次又一次被这些故事感动。
有一次晏子在洋县华阳写生,朴实的山民大哥热情的接待了她。吃饭时,大哥专门炒了一盘腊肉,当晏子正要下筷时,瞥见旁边的几个孩子正眼巴巴的看着那盘肉,但他们的碗里却是青菜。“我赶紧让孩子们吃,但大哥马上挡住孩子,并小声说:“他们是为朱䴉而来,给他们吃的。”第二天一早,作为朱䴉向导的大哥又切了一盘腊肉丁包了起来,到朱䴉栖息地后,一颗一颗的将肉丁放在树叶上,说“来了就给朱䴉带点肉吃。”晏子感慨道,“大哥舍不得给孩子吃肉,却没忘了朱䴉。”
还有一次,晏子在洋县的一条小河边写生,突然,一个小男孩一个猛子便扎入了深水区,数秒之后,双手托着一只朱䴉破水而出。后来她才明白,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口口相传,一旦朱䴉遭遇深水危险,大人小孩必定舍命相助。“在这里,人鸟和谐,与世无争,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