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区域联动协同发展 港借势融入国家战略 扩创科园规模规划北部都会区 深港共建创新型国际大都会

2021-10-08 21:50:24大公网 作者:毛丽娟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章节是提出构建“北部都会区”,形成“双城三圈”,即是香港和深圳双城,以及“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旅游圈”,而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的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就在“港深紧密互动圈”的核心区。此次香港提出构建“北部都会区”必将令到深港融合加速、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未来更具想象。

  具四大独特优势 放大合作互补效应

  站在深圳福田长富金茂大厦的最高层,举目远眺,深圳河的对面,广袤的湿地与绿油油的草地连成一片,生机勃勃。此情此景,令人不禁哼起“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的歌声。数百年来,一衣带水的深圳与香港都是唇齿相连,如今,在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一个新的合作区——面积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在崛起。其中,深圳河南侧的港方园区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面积3.02平方公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河套深港创新科技合作区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具有四大独特优势:一是区位优势突出,跨境接壤得天独厚,地处深港“直接结合部”,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其中深圳园区拥有皇岗和福田“两大口岸”、保税区一号通道三大通道,跨境直联互通,辐射大湾区;二是制度优势突出,一区两制条件独特,“一河两岸”分属香港和深圳管辖,具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深圳经济特区”双重制度优势;三是空间载体独特,深圳园区面积不大,风险可控,有利于探索国际先进规则;四是深港优势耦合,合作效应互补放大,深港双方在合作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成为香港创科发展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和撬动点。

  央地多方支持 港借势融入国家战略

  正因有了这四大优势,无论是中央还是香港,都希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为香港融入国家战略、国家发展的重要平台。从2017年1月深港两地政府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多次凝聚共识,签署多项有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协议。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粤港澳三地政府和国家发改委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明确提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建设。

  2019年2月18日,国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建立有利于科技产业创新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创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动”。合作区成为大湾区唯一定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出台,明确要求“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2021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优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2021年9月6日,深港高层会晤暨合作会议签约及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关于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区两园”建设的合作安排》签署发布,这是继深港签署合作区备忘录以来又一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港深创科园面积扩容 成大湾区科创中心重要引擎

  随着上下凝聚共识,以及香港自身发展的需要,今年深港合作开发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自9月6日深港两地政府在深圳签署《关于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区两园”建设的合作安排》,仅时隔一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就在10月6日发布的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中大篇幅阐述开发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新思路,内容令业界振奋。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正研究加快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建造工程,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科创合作区)的“一区两园”工作进度良好。林郑月娥透露,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下,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当中与创科相关的土地估计约有240公顷(即面积从原来的0.87平方公里大大扩展为2.4平方公里);未来,新田科技城联同深圳科创园区将组成占地约540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其中,港深创科园位于香港落马洲河套区,占地面积87公顷,相当于整个香港科学园的四倍。创科园优先发展六个科创领域,包括医疗科技、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香港方面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港深创科园第一期将会在2024年底落成,共建设八座大楼,首期投入使用后估计会有约5000人在园区工作;若整个创科园建成,将会有约五万人在此工作。

  在新田/落马洲地区,包括港深创科园周边地方,增加约150公顷创科用地,将整合发展成为新田科技城。连同占地面积约87公顷的港深创科园,整个科技城共约240公顷,总楼面积约等于16.5个香港科学园。香港政府方面消息人士称,目前暂未知新田科技城的具体运作,希望能和港深创科园产生协同效应,扩大经济规模。消息人士还表示,与大湾区合作,香港不是只做科研,深圳亦不只是做生产,而是需要看市场情况,利用好各方优势,方能互补共赢。

  业界分析,“新田科技城”将是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的重心所在,也是真正能承载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如何与深圳错位发展,这对于未来的规划是一大考验。

  形成全要素科技创新产业带 深港共建创新型国际大都会

  而一河之隔的深圳,更是早早看准了河套深港创新科技合作区的机遇,这块区域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深圳河,是深港两地能够真正融合的亲密接触点,也正是香港能否实现创新发展、深港能否共同构建创新型国际大都会的关键区域。

  合作区深方区域所属的深圳市福田区正按照“一轴两翼”空间布局,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三大新引擎”为总牵引,重构中心城区福田发展新格局;以合作区为核心引擎带动深圳南部和香港北部联动发展,形成世界级的科技带、产业带和生态景观带。

  深圳福田区聚焦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加强与光明科学城、香港科学园等区域协同联动,携手港澳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深港科技产业创新走廊,打通华强南北、联通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与中国电子第一街,形成连通深圳电子产业集聚区与香港东部知识及创新走廊的科技产业带。

  深圳福田区还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为核心布局卫星园区,利用现有专业楼宇和更新改造片区打造若干产业支撑区,发挥深圳CBD在金融和专业服务优势,支持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打造“港-深-莞-穗”南北大中轴,北接东莞、广州,南通香港,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源头创新与华为富士康等企业的产业创新、广州东莞的制造能力实现优势组合,形成世界级、全要素科技创新产业带,打造超级发展引擎,驱动大湾区实现协同跨越发展,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