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及时调整 精准教学

2021-10-22 04:27: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张麟是天长小学的副校长,同时也是一位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他是最早参与“学校大脑”建设和使用的老师之一。“与之前相比,老师们的工作量已明显地减少。”张麟解释道,为了同学们能在每次提交作业后就能看到详细的解析过程,老师们需要利用假期先将课堂的思维导图、PPT、讲义等录入系统,还要为每一堂课设计从易到难的课后练习,并上传答案。

  不过,在张麟看来,当一切内容都上传后,工作量就减少了。“因为学生们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件和解析的配合下,许多原本他要第二天来问老师的题目,可能前一天他就自己学会了。”

  此外,由于学生们基本都在放学前提交了作业,老师晚上回家备课时,就能从作业的正确率上看到整个班级的学习程度,从而反过来修正第二天的上课进程。“这种及时的反馈和调整,是对传统的老师的备课方式的一种颠覆。”张麟告诉记者,以往老师备课都是“凭经验”,按照以前的教学进程,按部就班地一节节课往下上。“而在大数据、AI诊断的辅助下,天长的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案,有的放矢地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