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农业农村部:多因素致菜价上涨 全国蔬菜供应总量充足

2021-11-04 15:12:18央视新闻、中国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据央视新闻11月4日消息,蔬菜是重要的民生商品。在农业农村部今天(4日)14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全国蔬菜价格普遍上涨,为多重因素所致,全国蔬菜供应总量充足。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市场需求大的28种蔬菜10月批发均价为每公斤5.25元,环比涨16.7%,同比高11.7%,涨幅均大于常年同期。尤其菠菜、黄瓜等叶类、茄果类菜上涨更为明显,月均价同比涨幅超过50%。

  根据调度分析和各地反映,造成近期菜价上涨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灾害性天气导致上市量有所减少。9月以来北方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秋汛和洪涝灾害,一方面造成农田过湿,部分田块出现积水,导致蔬菜受灾200多万亩;另一方面持续低温寡照导致光合作用下降,生长发育受阻,甚至落花落果。据中国蔬菜协会调度,9月以来全国蔬菜产量1.1亿吨,较常年同期减少200多万吨。

  二是农资价格上涨增加生产成本。今年以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抬高蔬菜生产成本。以设施蔬菜为例,仅化肥价格上涨一项,折算到每斤成本,黄瓜增加0.2元、菠菜增加0.4元。

  三是运输流通成本明显增加。许多“菜篮子”产品现在“买全国、卖全国”。由于北方蔬菜受灾导致茬口衔接不畅,部分品种跨区调运增多、运输距离拉长,再加上汽油、柴油价格上涨,带动了运输成本明显增加。

  四是一些北方设施蔬菜主产省份电力供应不足,也影响了蔬菜集约化育苗和工厂化生产。

  五是个别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点状散发,增加了产销衔接难度。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 唐珂:我们全面调度、深入分析并听取业内生产者、企业家及专家们的意见,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的是,全年及当前包括往后“两节”期间,全国蔬菜生产总体是正常的,灾害影响是局部性、阶段性的,影响的只是部分品种。除菠菜、油菜、生菜、芹菜等叶菜类因灾略有减产外,其他主要品种面积和产量都略有增加。供应总量充足,消费者不用担心。

  另据中国网消息,从全年看,预计全国蔬菜面积3.2亿亩,产量7.5亿吨,比上年增加1%左右。从当前看,在田蔬菜面积达1.03亿亩,同比还增加了400万亩,预计未来三个月后也就是“两节”前后,蔬菜供应量能够达到2亿吨、增加700万吨。也就是说,可以为每人每天提供3斤菜。这是一个基本面,大家心里要有“数”。

  从区域看,“南菜北运”的七个大省,就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福建、海南和北方设施蔬菜的六个大省,就是山东、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冬春蔬菜面积产量占到全国的八成以上,是保障冬春和“两节”市场供应的主力军。这13个省在田蔬菜面积达到9130万吨,同比也增加了350万亩,这些地区陆续进入蔬菜采收旺季,能有效增加和保障市场供应。

  从品种看,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和萝卜、洋葱等根茎类蔬菜面积目前也是增加的,10月份速生叶菜扩种了300多万亩,后期上市量将有所增加,有利于调剂余缺。实际上,从10月中下旬以来,北方地区多晴好天气,蔬菜生产已基本恢复正常,采收上市量会陆续增加,近日全国总体菜价的涨幅已经收窄,不少地区菠菜、生菜等绿叶菜价格开始明显回落,这就是供求关系在改善、在变化的反映。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毫不放松抓好蔬菜生产,切实保障今冬明春特别是元旦、春节和冬奥会期间的蔬菜供应。重点是抓好五件事:

  一是抓住重点地区。抓好“南菜北运”基地和北方设施蔬菜生产,扩大市场供应量。北方设施蔬菜产区重点用好闲置的温室大棚,安排好茬口衔接。大中城市重点发展不耐储运的叶类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稳定提高自给能力。

  二是抓好主要品种。指导各地合理安排品种结构和种植规模,聚焦市场需求大的28种主要蔬菜品种,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扩大种植。因地制宜发展速生叶菜、芽苗菜,尽可能增加蔬菜上市量。

  三是抓好指导服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派出工作组,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督促前期受灾地区及时抢种抢收,稳定蔬菜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抓好产销衔接。及时发布生产、流通、消费等信息,引导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加强协作,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落实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也落实好疫情防控条件下的应急保供,形成产区产得出运得走,销区调得近供得上,不脱销不断档的生产供应格局。

  五是抓好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应急保供的措施和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内容,督促指导地方政府特别是市级政府做好辖区内“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

责任编辑:陈运欣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