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多地民众抢购潮持续 专家吁理性采购不必跟风

2021-11-05 10:29:46大公网 作者:任芳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商务部“鼓励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的话题令内地部分地区现民众抢购潮,尽管商务部和中央媒体相继发声“辟谣”,部分民众采购粮油热情高涨,甚至有极端消费者一次购买600斤大米的现象。为此,农业农村部4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产量丰、库存足,供给完全没有问题。不少专家认为,商务部只是正常建议表述,市民不必跟风,理性采购。各大商超亦称米面粮油等必需品价格稳储备足,会“适度降价做促销”。

图为北京通州万达某超市市民选购米面。 记者 任芳颉 摄

  超市几百个手推车不够用、抢米的功夫手推车被推走了、市民一次性购买600斤大米、米面区被抢空,商超补货不及……近日,商务部一条通知令江苏、河南、安徽等多地出现抢购潮,购物结账排长龙成为商场超市的新常态。3日,北京部分超市亦出现了粮油等物资购买高峰,记者走访发现,市民主要抢购米、面和盐等商品。

  “此次通知基于今年秋冬季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蔬菜价格波动上涨、新冠疫情多地散发、拉尼娜现象或将升级等情况,提前做出工作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和平稳运行是商务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商务部每年都会例行发布消费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通知。

  “我国今年夏粮增产59.3亿斤,早稻增产14.5亿斤。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增产已成定局。今年粮产将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在4日发布会上介绍,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2000多万亩,增产较多。水稻小麦连年增产,小麦库存可满足一年半的消费需求。同时,我国粮油加工能力也很强,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够全国人民吃两天。“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给完全没有问题。”

  专家呼吁理性采购 不必跟风

  “联系上下文可知,商务部鼓励家庭根据需求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只是正常的建议表述,在近期蔬菜价格快速上涨,新一轮疫情来袭的背景下,维持一定的家庭常备物资应对不时之需也是基本常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说。

  “当下社会非理性情绪可能部分源于信息传播的失真,不排除有人利用这种非理性渔利。”胡冰川称,2021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供应没有问题,希望民众理性采购,不要盲目跟风。

  商超:不提倡囤货 随时保证供应 适度降价促销

  记者从新发地市场获悉,11月3日新发地市场大白菜上市量达1100吨,供应持续充足,平均价每斤1元。此外,目前北京蔬菜供应市场上土豆、洋葱等其他耐储存蔬菜供应也很充足,且价格比去年同期回落。记者4日在北京部分超市看到,抢购粮食的市民已明显减少,购买降价白菜、土豆的市民略有增加,且均是过冬前的正常储备。

北京蔬菜供应市场上土豆、洋葱等其他耐储存蔬菜供应充足,且价格比去年同期回落。图为北京某超市里市民在囤购特价白菜。 记者 任芳颉 摄

  “我们家吃米都是一袋一袋买,从来不多买,咱们这么大国家能缺粮吗?”北京市民李先生表示,去年初武汉疫情那么严重也没有让百姓缺米少粮,如今各地出现的小规模散发疫情,更不会影响国家对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保供。

  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北京各类物资供应源稳定,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储备充裕。北京多家商超也表示,会密切关注销售趋势变化,所有商品备货充足,随时能够保证后续需求,但并不提倡市民囤积。通州万达某超市负责人表示,米面粮油等必需品均不会涨价,必要时还会“适度降价做促销”。

责任编辑:郭晓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