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每年3月,候鸟都会飞来“万鸟天堂”小岛栖息繁衍。\受访者供图
12月7日,今年76岁的江苏盐城滨海县农业产业园区夹堆村村民于连富吃完早餐便径直穿过越河岸堤,走进三面环水的小岛例行巡视,这条小路于连富一走就是40年:“明年3月,大批候鸟就要到岛上筑巢孵化,我要为牠们‘打前站’,得扶正倒伏的树木,还要查看有没有捕鸟网具等危险源。”40年前的荒岛如今林木繁茂,栖息的鸟儿逾5万只,成为“万鸟天堂”。于连富将护林护鸟变成了毕生追求,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来岛上栖息、繁衍的鸟类。他说:“听到鸟的叫声感到非常幸福,比在任何地方都舒服。”\大公报记者 陈旻滨海报道
1980年,滨海县原大套境内兴建水利工程,形成了一个三面环水面积十馀公顷的小岛。“因居住地被水利建设工程征用,我被大套翻水站聘为护林员,每月工资24元人民币,负责翻水站境内50亩林地及越河大坝林木的守护和管理工作,成为这个岛上唯一的护林员。当时我35岁。”回忆最初的护林员经历,于连富说,1980年,那时小岛上的刺杉才一人多高,只有几只白鹭飞来在树上做窝、下蛋,孵化小鸟,第一年就孵化了上百只。鸟儿越聚越多,“到了第二年,就孵化了千馀隻白鹭,多了十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岛上刺杉、刺槐、毛竹、柳树等多树种郁郁葱葱。白鹭、灰鹭、斑鸠、苍鹭、翠雀、野鸡、啄木鸟、池鹭、黄鹂、黑鹳等候鸟盘旋树梢之上,繁衍生息,密密麻麻的鸟窝布满了树林,到了1985年,仅每年来岛上栖息的鹭鸟上万只,其中有些鸟还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于连富说,“树长得好,鸟才会来搭窝栖息。”如今,小岛的林地中间有刺杉,外围有刺槐,北面有柳树,南面有竹林,东边有柿树。柿树的深黑,柳树的葱绿,刺槐的翠绿,毛竹的淡黄,缀上刺杉的紫红,远远望去层峦叠翠。每年的四月初,成千上万的多种候鸟来这里栖息繁殖,春、夏、秋季节,每天早上或傍晚数以万计的鸟从四面八方飞进飞出。
“鸟是人类的朋友 不能逮”
大套翻水站管理处在小岛上种植了两千多棵刺杉树,于连富的职责是看管这些树木不被破坏。“一人多高的树,却正是孩子们最喜欢攀爬的。”
“1985年后,每年都有小孩到岛上掏鸟蛋,我每天没收打鸟的弹弓有2、30把。”于连富说,自己年轻时脾气坏,捣蛋的孩子不敢使坏,“我一声喊,就能吓住小孩。”
夜里看到有人用气枪打鸟,于连富就打110报警。“几年前一天夜里,有4个人带了4把气枪,用4只手电筒来回照,我喊也不睬,我就打110,找来派出所警察。”
1990年,有个社会青年带个蛇皮口袋,偷偷在岛上逮了半口袋鸟,于连富发现后就紧跟在后面追他。追上后,于连富质问他:“你提的什么东西?你晓不晓得鸟是我们的朋友?”青年只好说,“怪我,我错了。”
于连富夺过蛇皮口袋一看,里面装了半口袋鸟,有28只!“我心疼地把牠们逐一送到树枝上去,让牠们飞走。”于连富对青年说:“以后不但你不要来了,还要向其他社会青年宣传,鸟不能逮!”“他连声说‘我错了、错了’。”于连富叹了口气,说,“这个小青年承认错误之后,我就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