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能源专家指出,全球光伏制造业正不断向中国转移,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占世界较高份额。光伏产业链主要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4个环节,2020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主要产能分别占全球产量的69%、93.7%、77.7%和69.2%。中国光伏产业链配套完善程度和技术水平领先,几乎包括所有光伏设备。
“初步测算,‘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装机增量将占60%,到2060年,全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预计达到50亿千瓦。”专家表示,风光等新能源将成为装机增量主体,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迎来发展机遇。
安装场地是光伏发展一大障碍
中国政府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12月26日,内地专家在研讨会上指出,按照国家“碳中和”的目标,光伏装机容量未来30到40年将会达到6600GW以上,需要安装场地面积1.32亿亩以上,因此光伏电站安装场地的问题将是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对此,需要将光伏产业与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结合,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为破解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内地专家在研讨会上就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进行讨论;记者张帅摄
中利集团副总裁吴佳良介绍,截止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里16.4%是非化石能源,其中水电占9.1%,核电占2.4%,风电占3.1%,而光伏尚只有1.7%。未来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光伏将成为主力军。他以江苏常熟市为例,目前常熟火力发电的上网电价是0.38元每瓦,而光伏成本已经从曾经的60元每瓦降到现在的0.18元每瓦,不远的将来还将实现每瓦0.1元以下,届时光伏发电将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