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商机无限/摆脱小众标签 虚拟人市场规模上望2700亿

2022-01-04 04:28: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1年万圣节,一位名叫“柳夜熙”的美妆博主在其抖音账号发布第一条视频,她一头柔顺的黑长直髮,古风妆容格外独特,形象与真人相差无几。赋以“虚拟偶像”、“美妆”的话题标签,柳夜熙上线3天涨粉230万,首发视频超过350万点赞。如今的虚拟人物已不再是不温不火的小众圈层,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大众文化。

  越来越多的虚拟人开始“席卷”人类世界:“AI龚俊”、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华智冰”、湖南卫视数字主持人“小漾”等同样吸睛无数。近期万科首位虚拟员工崔筱盼获“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有网友戏称,未来连在职场上竞争不过的对手都可能不是“人”。根据测算,全球平均每天诞生一个“虚拟人”,到2030年,仅内地“虚拟人”市场规模就将高达2700亿元(人民币,下同)。

  近年来不少娱乐公司也开始培育虚拟偶像。2020年12月2日,乐华娱乐旗下虚拟偶像团体A-SOUL正式出道。“与真人偶像、真人KOL相比,虚拟人偶像拥有完美外形和身材,不仅可以随时顺应甚至引领时代审美,而且几乎不会有什么负面新闻。”“95后”涵涵是柳夜熙的粉丝,她表示,与其追崇会“人设崩塌”的现实偶像,自己现在更愿意接受虚拟偶像。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