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粤港澳大湾区超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施工现场。
记者9日从珠海市科技创新局获悉,《珠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印发实施,“合作建设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成为重头戏之一。其中,“粤港水安全保障联合实验室”已落地珠海,将围绕大湾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重大科技需求,开展水资源风险评估、水生态修复技术和水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交叉研究和成果转化,西江水东输湾区等均拟成为研究课题。其中,参与建设实验室的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已参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设工程质量对比检测项目部,助力“西水东输”湾区。/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珠海报道
《规划》明确,发挥港澳的国际化优势和珠海开放创新优势,立足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基础及重大需求,创新科研合作模式,争取聚焦基础研究、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海洋环境、智慧城市和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培育若干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科大浸大参建 集结创新资源
目前,八大涉港澳重点实验室已落地珠海。其中,“粤港水安全保障联合实验室”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联合共建,围绕大湾区洪水风暴潮灾害、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重大科技需求,开展防灾减灾预警平台、水资源风险评估、水生态修复技术和水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交叉研究和成果转化。
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粤港水安全保障联合实验室”便明确定位“建设基础性、跨学科、开放式和创新性的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联合实验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全面水安全技术保障”。
该实验室项目相关负责人指出,联合实验室将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围绕大湾区规划实施所面临的水安全问题,汇集粤港创新资源,突出学科交叉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构建水安全领域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一流创新平台。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透露,该院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粤港水安全保障联合实验室“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课题研究,当中拟涵盖西江水东输湾区、东江水源优化配置等研究。通过系列的课题系统谋划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安全保障顶层设计方案。据了解,该研究院目前设有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质量对比检测项目部,助力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拟将该“西水东输”工程打造成“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