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克服恐惧/疫境滋生“社恐” 青年妙计自疗

2022-04-07 04:24: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戴口罩成了社恐人士的“保护罩”。图为深圳地铁线上的乘客。\中新社

  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讲话、在网上与人交流却舌灿莲花……在互联网科技日益发达、沟通愈发便利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反而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社恐族”却在远程办公、戴上口罩、减少交流等疫下工作状态中如鱼得水。然而有一撮“励志型社恐”在短视频学习社交技巧,希望突破自己的社交舒适圈。\大公报记者 曾萍

  卢亮性情内向,上大学时站在同学面前自我介绍都曾让他脸红到耳朵根。他匆忙介绍完就一头紮回座位,坐下那一刻他才如释重负。工作之后,和同事的沟通也曾一度让卢亮觉得十分不自在。“然后疫情突然来了,居家隔离办公对我来说简直是‘天堂’,绝大多数工作都能通过微信沟通。”卢亮感叹说,远程办公那段时间,不用露脸,不用说话,全靠打字交流,还能把钱挣了,简直没有比这更适合社恐患者的工作方式了!

  口罩成社恐族“保护罩”

  无论是大学食堂里竖立着的就餐隔板、还是带着口罩交流成为常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各项防疫措施反而成为对现实社交存在焦虑人群的“保护罩”。“虽然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太厚道,但是疫情却拯救了社恐族,过年过节不聚餐、不串门有了正当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戴上口罩之后,感觉交流起来顺畅了不少。”杉杉表示,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口罩成了人们日常必备,戴上口罩之后,让人看不清她的脸,看不清她的表情,也给她带来了巨大无比的安全感。“可以说口罩真实疗癒了我的社交恐惧症,给了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诚然疫情的到来,缓解了部分人对于社交的焦虑;然而在众多的社恐人群中,也有一撮“励志型社恐”想要突破自己的社交舒适圈,赢回主动权。在小红书上,传授社交技巧和经验的内容相当有市场,其中有关“高情商社交”的话题浏览量已经超过6000万次。“除了羨慕还是羨慕,本社恐人士真的对那些能在新环境中如鱼得水的人打心底里佩服,社交真的是一种技能。”欣儿对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十分害怕,总感觉找不到话题,气氛能尴尬到凝结出水珠。于是在家刷短视频时,看到传授社交技巧的内容,她总会停留观看,她对能在新环境中稳坐“社交C位”的人的羨慕溢于言表。

  突破“茧房”  走向大千世界

  传播学中有“信息茧房”的概念,是说人们获取信息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在社交领域,当代年轻人似乎也正陷入一个“茧房”中,将自己的生活禁锢于狭窄的舒适区内。而在群体孤独的浪潮中,总有人愿意“卧薪尝胆”,想要突破自己的社交“茧房”。

  “我曾经有轻微的社恐,其实是本人个性内向,以至于恐惧与人社交。要不是生活所迫,我不会发现其实摆脱自己的惯性,大胆地和人沟通交流并不难。”胡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耐心地和网上一位为社恐而困扰的网友解释。作为一名销售人员,胡月为了克服社恐,他试过在地铁站里鼓足勇气主动加陌生人微信,也试过和陌生人聚在一起玩剧本杀。“真正克服了内心对社交的恐惧后才发现,社交不仅仅是一项生存技能,还是一项能让自己变得幸福的能力。”胡月说道。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