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听书时代/数字阅读 有声有色

2022-04-27 04:24: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市民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阅读电子书。/中新社

  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人的阅读习惯已然从“眼看”到“耳听”。《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06亿,相较去年增长2.43%;人均电子书阅读量11.58本,有声阅读7.08本。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数字阅读利用碎片化时间,为不同年龄、学历、区域的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越来越多人用“听”的方式来阅读名著、品味经典,越来越多的平台利用科技手段,解放用户的双眼双手,提供沉浸式听书体验,精心打造的有声剧“有声有色”,老少咸宜。/大公报记者 俞昼

  “我是穷人的孩子,对作者写的主人公的一切我皆有体会。”“佳思何”用一周的时间“听”完了《平凡的世界》,并在音频在线分享收听平台“喜马拉雅”的书籍评论中写道: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打拼近五年,为了讨生活每天忙忙碌碌,完整阅读一本书对我而言是一种奢望。“好在有了听书,我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书本为自己充电。”

  有声小说 让人物“活”起来

  “《红楼梦》每年都是学校的推荐书目,但它故事长人物又多,我数度拿起书本又放下。”如今已是大学生的思南偶然看到《红楼梦》上线了有声剧,第一时间开通了预约听服务。

  上海电影译製厂厂长刘风是有声剧《红楼梦》的主讲人,半辈子以译制片为“生命线”的他,第一次在喜马拉雅“试水”有声剧。

  “市面上已有的《红楼梦》有声作品,或是一人讲完全本,或是大幅修改原著再演绎。像我们完全遵照原文的有声演绎还是第一次。”《红楼梦》有声剧将原著中448个角色也即448种声音都引入了听觉的大观园,“每位配音演员都得用声音使角色‘活’起来。”

  最终,这部有声剧在喜马拉雅上超过1亿的播放量,让刘风看到了文学名著普及化的新路。“音频拓展了阅读的方式,让故事有机会触达更多的人。”在他的推动下,2021年,喜马拉雅与上海电影译製厂正式签约合作,计划推出《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等百部精品有声剧。

  身临其境 观众“一秒入戏”

  “三体人走路是什么声音?”面对这个疑问,《三体》广播剧的制作团队进行了实验。“我们猜测可能是类似于水母或者章鱼的生物。”《三体》广播剧导演刘琮回忆道,后期团队做出了三种音效。“基底都是‘DongDong’声,一种加入水质感,另一种是金属感,还有一种是脚掌的挤压感。”

  刘琮坦言,团队力求真实,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既保留想像空间,又能让听众们一秒入戏。”

  2022年,经过两年多的连载更新,小说《三体》改编的广播剧以3.4亿的播放量收官,成为全网播放量最高的科幻广播剧。

  “真实的声音让每个人物都变得鲜活起来,而这个世界的模样究竟如何,每个听众都能拥有想像的留白。”在《三体》作者刘慈欣看来,声音或许是科幻故事最棒的载体,“科幻与声音的组合,能让更多人借着想像的力量,寻找‘我们是谁、又该往哪走’的终极答案。”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