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历经四代演化 配合坦克升级

2022-06-13 04:24: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5式轻坦拥有优良的高原机动能力。

  回顾历史,几十年来,解放军坦克抢救牵引车经历了数次迭代,基本与坦克的新陈代谢同步。

  在建国之初,采用苏联製T-34/85坦克时,就改装了同底盘的抢修车,并用滑轮组、手摇式吊架等方法进行起吊维修。

  第一代国产坦克抢修装备,是以59式坦克为底盘的64式坦克牵引车、73式坦克抢救牵引车。64式只有牵引功能,不具备抢救功能。73式具备了在野战条件下完成中型坦克抢救、牵引后送、部分零部件换件修理的功能。

  第二代包括73-1式中型坦克抢救牵引车、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76式水陆坦克抢救牵引车。73-1式首次安装了液压驱动的吊臂,取代了手摇吊臂。

  第三代是采用79式中型坦克底盘的84式中型坦克抢救牵引车,其液压吊车吊重由10吨升级至20吨,能够为79式、88式、96式等坦克进行救援、牵引、维修。目前,84式仍是解放军主力坦克抢修车,但84式速度慢,难以在战场上与15式新轻坦同步前进。

  第四代坦克抢救牵引车包括新世纪以来列装的90-II式抢救牵引车,以99A为底盘的重型抢救牵引车,以及最新的15式底盘抢救牵引车。

  99A式坦克抢救牵引车,在2015年抗战胜利大阅兵首次亮相,动力、承重能力、厚装甲防护能力都较强,集起吊重物、拖救和牵引车辆、现场维修、推土作业、短途运输零部件等功能于一体。其右侧箱体上部支架,可以运送125毫米坦克炮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