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抢救古籍/与高清图对照 方便阅读

2022-09-05 04:25: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敦煌遗书数据库首席专家马德研究员。/大公报记者郭涛摄

  2000年,在藏经洞开启100年的时候,有学者提出要把外国流散的文物追回。“当时实施起来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所以我想通过数字化的形式,通过照片的形式把这个资料拿回来。”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原所长、敦煌遗书数据库首席专家马德在谈到项目建立初衷时说到。

  此次上线的敦煌遗书数据库,不仅提供高质量的遗书全文录文,实现录文与高清图版的对照阅读,而且提供迄今最为详备的目录数据,并配套大量遗书研究文献数据,同时新增藏文遗书的影像和录文。藏文系统的上线,对于研究藏文、藏族历史的学者,就可以用藏文直接把相关文献查询出来。“实用性是我们跟其他数据最大的不同,使用者不但可以轻松提取文献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进行对照阅读,这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马德说。

  《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之一、兰州大学教授韩春平表示,实现敦煌文献高清彩图的虚拟回归,是数字化时代敦煌文化工作者对文献虚拟回归的最大愿望。近20年来,马德和韩春平等人一直致力于敦煌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和虚拟回归,此次数据库的上线正是这一成果很好的体现。在韩春平看来,虚拟回归的文献数字化副本而言,不能存储于服务器了事,而应该在进行数据化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深度挖潜,使数据库提升为知识库,“数据化+知识库”,才是虚拟回归的下一个目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