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建设成果/五年搭“四樑八柱” 湾区蓝图变现实

2022-09-21 04:25: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湾区五年建设发展成就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先后出台,对横琴和前海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20日在发改委发布会上表示,在重大合作平台的引领带动下,大湾区建设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的服务保障体系更趋完备,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发展更加便利,逐步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四樑八柱”。/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北京报道

  肖渭明说,一是“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批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涵盖基础设施、财政、商务、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领域,制定实施一批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四樑八柱”。二是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加快建设,东莞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陆续建成运营。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和河套、横琴创新极点为主体的“两廊两点”架构体系不断完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肖渭明续称,三是市场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速提质,粤港澳职业资格认可范围不断拓展,“跨境理财通”等试点运行良好。四是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发展更加便利。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粤港澳合作办学项目加快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实施,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更加便利。

  近3000家港澳企业落户南沙

  此外,黄柳权20日上午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八大以来“一国两制”在港澳成功实践情况时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实施三年,在中央各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大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制定12类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路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统筹“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功能日益完善,已经落户港澳企业近3000家。二是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横琴创新极点为主体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基本建立。香港、澳门在脑科学、智慧城市、物联网等特色和优势领域的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内地合作不断深化。

  加快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

  黄柳权续称,三是港澳与内地互联互通取得新突破。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湾区主要城市间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人员、车辆、货物、资金等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高效便捷,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落地实施。四是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港澳与内地在专业领域的资格互认范围逐步扩大,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创业和交流交往的支持政策更加完善,在内地养老和参加社保更加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的服务保障体系更趋完备。

  黄柳权强调,下一步,中央有关部门将继续支持港澳发挥独特优势,在加快推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推出更多有力举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