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绿色发展/海上超级“大风车” 转一圈发电34度

2022-11-24 04:25: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1月23日,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下线,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34.2度电。图为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受访者供图

  由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联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11月23日在地处福州江阴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34.2千瓦时,全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据介绍,这一海上超大风电机组还能够针对台风等恶劣天气智能调整运行模式,确保风机安全和高效发电。/大公报记者 何德花福州报道

  此次下线的单机容量16兆瓦(1兆瓦=100万瓦)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252米,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约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轮毂高度达146米,约相当于一座50层大楼的高度。在额定工况下,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34.2千瓦时。根据多年平均发电量设计值,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为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关键核心部件研发取得突破

  据三峡集团福建公司介绍,此次在福建下线的海上超大风电机组集数字化、大容量、高可靠、抗台风、高国产化率高等技术优势于一身,攻克了超长柔性新型叶片、主轴承国产化、超大容量发电机小型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16兆瓦机组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风电装备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发展的最新标杆。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广使用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国重器’,以实际行动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绿色电能。”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表示。

  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翟恩地介绍,16兆瓦机组在大型主轴轴承、超长轻量化叶片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机组运行状态监测的数字化水平高,能够针对台风等恶劣天气智能调整运行模式,确保风机安全和高效发电。

  一个多月前,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的13.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曾是全球范围内叶轮直径最大、亚太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本次下线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再度刷新纪录,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进步的又一生动实践。”三峡集团福建能投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雷增卷说。

  2025年将研发出20兆瓦机组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未来海上风电发展大型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到“十四五”末,中国20兆瓦的风电机组会研发出来,将来中国向深远海发展,所以海上漂浮式是一个发展方向,未来可能要进到100米水深的地方。

  根据世界海上风电论坛发布的最新报告,2022年上半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新增6.8吉瓦(1吉瓦=10亿瓦),其中中国占5.1吉瓦。“十四五”期间,中国规划了五大千万千瓦海上基地,各地出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规模已达8000万千瓦,这将推动海上风电实现更高速发展,到2030年累计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