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遇膳”聘请的香港米芝莲星级名厨。/受访者供图
“我们店虽然说是开了三年,但是因为疫情,前后加起来关了七个月。”回顾三年来的创业历程,张明丽苦笑着说“肠子都悔青了”。这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2019年底满怀希望地辞职创业,在江苏省常州市开设私房餐饮会所,但随着疫情反复,她的两家门店就像被不断按下按钮的机器一样时开时关。话虽如此,张明丽仍未放弃希望。面对困境,她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推出“到烩”私人订制服务,并增加外卖业务,希望由此熬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她相信,“只要能挺过去,未来还是有机会的。”
生性热情爽朗的张明丽长期从事餐饮业,曾在一家知名港资餐饮企业担任高管,2010年被委派到常州开拓市场。由于看好当地餐饮市场,2019年底她开始创业,在常州市区开设私房餐饮会所,重金聘请香港米芝莲星级名厨担任主厨。餐厅主打粤菜,并兼顾常州本帮菜,在立足经典口味的基础上也对两种菜系进行融合与创新,赢得众多顾客的一致好评,很快就在常州餐饮市场声名鹊起。
“那时起码要提前两三天才能订到座。”说起开业之初的火爆景象,张明丽不禁眉飞色舞。她清楚地记得,2020年春节前后的席位早早就被预订一空,没想到疫情突然袭来,被迫在春节前关门停业。直到2020年4月疫情缓解后,客流量才逐渐恢复,甚至还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最终实现了全年的收支平衡。
疫情反复 屡泼冷水
在良好的发展态势鼓舞下,2021年张明丽又在常州下辖的金坛区开出第二家门店。没想到卷土重来的疫情再次给她泼了一盆冷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封控,两家门店多次关闭,生意也一落千丈。
“两家门店光前期装修就投入了600多万元,关店期间房租和物业管理费等开支一分都不能少。”反复多次关店让张明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更令她忧虑的是,如今的餐饮市场出现明显的消费疲软和降级现象,对于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私房餐饮会所来说,自然首当其冲。
作为私房餐饮会所,其客户以当地企业老板为主。“以前很多企业老板过来吃饭,人均消费三百五百不是问题,现在即使没有封控,他们出来吃饭的频率和消费金额也都下降了。”张明丽感叹道,疫情对其他各行各业都有冲击,“很多老客户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餐饮消费也随之减少。”今年前11个月,两家门店的营业额还不到去年的60%。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张明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调整经营方向和定位。面向高端的企业客户,推出了“到烩”私人订制服务,即针对疫情期间不方便外出的客户,派出厨师团队到其住所或办公地点,上门提供餐饮宴席全套服务。同时,积极开拓家庭客户,从原来的纯商务餐饮变成商务和家宴结合,并和团购平台合作,推出外卖业务。
“虽然家宴和外卖的利润较低,但是总比不做好啊。至少先做到保本,保本就能活下去!”尽管现实艰难,张明丽仍对前景乐观,因为“民以食为天”,餐饮市场仍然存在巨大需求。
“现在就是熬了,谁能熬到最后谁就能赢!”这句话,张明丽既是鼓励自己,亦是为同行打气。
大公报记者 贺鹏飞